当日本政坛还在消化自民党总裁选举的震荡时,大洋彼岸的华盛顿已迫不及待亮明态度,10月6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引发热议的贺电,其主要内容就是祝贺高市早苗胜选。

比较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并没有选择在高市早苗赢下选举后的第一时间发出贺电。他发出贺电时,距离高市早苗胜选已过去48小时,特朗普矜持了两天,终于还是没忍住发文表达了自己甚至美国政府的态度。
这位以骄傲著称的美国总统,甚至用"聪明强悍""备受国际尊重"等溢美之词盛赞高市早苗。
这无疑在表明,高市早苗的政治路线很符合美国利益,她的胜选也符合美国的需要。那么美日的关系是否能在她的带领下走向一个新的高度?会给亚太带来怎样的影响?
1.迟到的贺电与精准的算计
特朗普的祝贺来得很突然,显得十分蹊跷。因为作为贺电,特朗普的发文稍微有点迟了,当日本主流媒体在10月4日深夜确认高市早苗胜选后,华盛顿方面始终保持着沉默。日本作为美国亚太地区的最重要伙伴,或者说棋子,自民党总裁换人这种大事美国不该毫无反应才对。但偏偏特朗普政府就保持了诡异的沉默,毫无动静。
直到两天后,这位以推特治国闻名的总统才突然发声对高市早苗表示祝贺,这种时间差上的刻意处理不是失误,反而恰恰暴露了华盛顿的精妙算计--既要避免过早表态引发在野党反弹,又要抢在安倍派系完成权力交接前完成收拢人心。
在这篇祝贺文中,特朗普刻意避开"首相"称谓,转而强调"首位女性总裁"的身份。这既是对日本派阀政治的精准拿捏,也是对高市早苗"安倍继承者"标签的明确认可,这种选择性表态,就为美国后续操作预留了充足的战略转圜空间。如此既可以向保守派释放支持信号,又避免因过早绑定而失去斡旋余地。
这种策略转变背后,是特朗普团队对日美关系现状的焦虑。毕竟韩国李在明政府近期在半导体领域对美阳奉阴违,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摇摆不定,华盛顿急需在印太地区树立新的马前卒。而高市早苗本身就是安倍派的老右翼分子,在台湾问题上立场极其暧昧不明,而其推动的修宪强军的激进主张,恰好又与特朗普政府"以台制华"的战略不谋而合。
如此一来,特朗普肯定要对高市早苗这位未来首相进行一些适当的善意释放,毕竟大嘴巴给多了,也要给点甜枣吃,不然再乖顺的奴才也会生出反心。把这所有的暗线理清来看,就能明白特朗普为何选择过了两天才发出贺电,也能大致摸索出,特朗普政府对待高市早苗的态度--需要,并且准备多加利用。

2.高市早苗的多重执政困局
美国远在太平洋对岸,其有哪些政治目的和战略企图姑且不表。单说日本政坛自身,其实也根本不平静,当选自民党总裁的高市早苗,此刻正站在日本政坛的火山口。表面看,她手握保守派基本盘与自民党地方党员票的强力支持。另外安倍晋三生前就曾力荐她接班,安倍派系的关键背书也是她雄厚的政治资本。
但深究其竞选历程,她这个自民党总裁的人心和政治根基可还远不够牢固。在首轮投票中,五位候选人无一人过半。总票数近600张,高市早苗这个笑到最后的也只得了183张,自民党内共识的脆弱性,和高市早苗根基未稳的现状一览无余,因此这个64岁的女政客正面临三重挑战,也可以说是时刻都身处施政困局之中。
首先是派阀政治的掣肘,或许将给她未来执政制造阻碍,目前自民党七大派阀中仍有麻生派等三派未明确支持她,这种分裂状态可能延续到内阁组建阶段。其次是经济政策的悖论,这有可能给日本本就不怎么经得起折腾的国民经济再加风险。
其主张的"早苗经济学"内核单一,一味强调扩大国债发行和产业保护。但在日元贬值、通胀高企的当下,这种保守疗法恐怕难以缓解民生压力,甚至有无副作用犹未可知,最后是外交平衡难题,这才是高市早苗最难解决的终极命题。
高市早苗不止一次公开表态"继承安倍路线",右翼阵营的她很难得到中国的认可。日本惹不起美国,但同样就惹得起中国吗?极端反华的右翼言论为她赢得了竞选,但要还想当作没事一样和中国往来,就纯属痴人说梦了,面对中美博弈的复杂局面,日本要在大国之间两面陪笑。如何在日美同盟与中日经贸关系间找到平衡点,或许是高市早苗这辈子都迈不过去的难题。
3.亚太棋局的新变量
从整体上来看,高市早苗的胜选,正在重塑地区安全格局,其提出的"统合防卫战略"构想,计划将自卫队太空监视系统与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对接。这种军事一体化进程若加速,将实质性架空和平宪法约束。
其内阁成员名单显示,经济产业大臣可能由主张"去中国化"的世耕弘成出任。而防卫大臣热门人选小野寺五典,也正是对朝强硬派代表,这种反华政策倾向,当真是完美符合特朗普政府的战略需求。同时高市团队提出的经济安全特别法案,实质是将半导体、稀土等关键领域对华脱钩制度化。
这种政治经济同时强硬的做派,可能会引发亚太国家连锁反应。地区经济贸易合作被影响都是小事,继续这么下去,日本可能成为亚太地区安全的严重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