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物复苏。公历2月3日,也就是农历的正月初六,会迎来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就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它代表着一年的开始,此时阳气初生,万物也开始复苏了,在农耕年代,这个日子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四季的开始,一年的开始,也是春播的开始,民间习俗讲究也非常的多。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立春时节有一些传统的讲究。

1要忌

忌吵架、骂人:立春是新的一年节气的开始,人们希望在这一天有一个好的开端,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态,避免发生争吵、骂人等不文明、不和谐的行为,以祈求全年都能和和美美、顺顺利利。

2不出

不出远门:在传统观念中,立春这一天是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复苏的关键时刻,人们认为应该尽量待在家中,顺应自然的变化,不要进行长途跋涉等活动,以免干扰自身与自然的气场,影响一年的运势。而且过去交通不便,远行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立春这个特殊节点选择不出远门,也是为了求个平安稳定。

产妇不出房:过去医疗条件相对落后,产妇在产后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好好休息和调养。立春时天气虽有转暖趋势,但仍可能乍暖还寒,产妇出门容易受风着凉,引发疾病,不利于身体恢复。所以有产妇在立春时尽量不出房的说法,以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

3要吃

春饼:又称薄饼,一般是用面粉烙制而成,薄而柔软。吃春饼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春盘",人们会在立春这一天将各种时鲜蔬菜卷在春饼里食用,寓意着迎接春天,品尝春天的味道,也有祈愿丰收之意。

春卷:通常是将馅料包裹在薄面皮中,卷成细长条,然后放入油中炸至金黄。春卷的馅料多样,常见的有韭菜、豆芽、肉丝等,口感酥脆,味道鲜美。它与春饼一样,都是立春时节的特色美食,有着迎春纳福的美好寓意。

萝卜:有"咬春"之意。萝卜味辣,具有清热生津、开胃消食等功效。在立春这一天吃萝卜,一方面是因为此时的萝卜新鲜可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吃萝卜来激发人体阳气,使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精神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