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4小时内,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发生两起恶性爆炸袭击,这事过于巧合了。

首先出事的是印度。当地时间11月10日,印度新德里地标建筑"红堡"发生汽车炸弹爆炸,目前已造成13人死亡、多人受伤,是印度首都核心区自2011年以来首次遭遇如此惨烈的爆炸袭击。

印度爆炸案现场

但值得注意的是,爆炸发生后,印度舆论虽然第一时间将真凶的矛头指向巴基斯坦,新德里电视台还援引调查官员的说法称这起事件"可能"与巴基斯坦恐怖组织"默罕默德军"有联系,印度警方正在确认案件是否可以定性为恐怖袭击,但截至目前印度官方并未公开将巴基斯坦列为袭击真凶。

这与过去印度在遭遇恶性袭击事件后,未经全面调查就急吼吼地宣布巴基斯坦是"肇事者"的作风非常不符。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印度首都遭遇汽车炸弹袭击不到24小时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地方法院门口也发生了一起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至少12人死亡、20多人受伤。

伊斯兰堡法院门口爆炸燃烧的汽车

目前巴基斯坦方面关于这起事件袭击者的说法较为混乱:巴国防部怀疑是阿富汗塔利班所为,巴内政部倾向于真凶是印度,随后巴基斯坦塔利班又跳出来认领了这起袭击事件,并宣称将发动更多恐袭。

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背后,就是印度和阿富汗塔利班。不过,截至目前印度方面仍未就伊斯兰堡恐袭发表声明,阿富汗塔利班"外交部"倒是发声了,但仅仅是对印巴遭遇的两起爆炸袭击事件表示谴责,主打一个"谁都不得罪、一碗水端平"。

值得注意的是,印巴首都先后发生炸弹袭击后,尽管双方舆论均指责对方是凶手,但两国官方的回应却较为冷静。

目前莫迪正在不丹访问

迄今为止,印度总理莫迪对"红堡炸弹事件"的表态,仅局限于"印方将彻查这起阴谋,幕后黑手绝不会逍遥法外",没有公开提及巴基斯坦;

而巴防长阿西夫虽然声称巴基斯坦"正处于战争状态",不过他却将矛头指向了阿富汗,表示巴塔发动的恐袭"很让人怀疑巴方与阿富汗塔利班的谈判是否能取得成果"。

印巴双方在舆论上的高调,但在官方表述中的低调,或许可以认为,双方都在避免更大规模的冲突激化:

在经历过5·7印巴空战的惨败后,印度虽然嘴上不承认失败,但对于向巴基斯坦动用武力明显变得更加慎重;

而巴基斯坦尽管打赢了5·7印巴空战,但如今却面临着被印度和阿富汗塔利班两面"夹击"的困境。

也就是说,现在印巴虽然可以将袭击事件作为新一轮冲突扩大的借口,但双方也有足够的理由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巴防长的"战争状态"更像是一种姿态展示

不过,冲突爆发的风险依然存在。比如,如果印度对"红堡炸弹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仍指向巴基斯坦,莫迪在舆论压力下可能会再次对巴基斯坦发起先发制人打击,一如今年4月底的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引发了5月的印巴冲突。

至于巴基斯坦。自阿富汗塔利班重返喀布尔后,巴基斯坦遭遇的恐袭事件开始激增,其中大部分都与巴塔有关,而阿富汗塔利班现在又摆明了要与印度建立友谊--因此,恐袭事件的激增、巴国民众的反印情绪,以及对安全的客观需求,可能会迫使巴基斯坦政府采取更强硬的政策。

这一系列不确定性,无疑为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