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文少卿】

在这个讲究外交技巧的时代,没有什么比直接向媒体透露作战计划更能表明"走投无路"了。然而,华盛顿最近恰恰这么做了。

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已经私下要求其印太盟友--尤其是日本与澳大利亚--明确表态:一旦台海爆发战争,它们将扮演何种角色。没错,不是"外交斡旋失败"时的预案,也不是"局势恶化"时的应对,而是真刀真枪的战争爆发之时,那种导弹已飞、封锁已起、补给线已断,台北接到"等你们扛住第一波攻击后我们再联系"电话的战争。

美国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不会告诉你我们要做什么,但我们倒是很想知道你们打算做什么。"

这一刻,东京和堪培拉或许会想到那幅中国网络谜因:"你去把唐僧师徒除掉""我?"

"狗头军师"的得意之作

客观地说,尽管这一举动在外交层面上显得极为鲁莽,但从战术上讲,它可谓白宫"狗头军师"的得意之作,在舆论操控方面堪称精妙。美国政府非常清楚这种做法有可能激怒盟友,但他们仍然坚持这么做,因为形势比人强。

数十年来,"战略模糊"一直是华盛顿对台政策的核心:美国拒绝明确表态是否会出兵"保卫台湾"。但随着中国日益强大,华盛顿的许多人现在认为,这种模糊性反而助长了中国的"野心"。换言之,华盛顿的决策者已得出结论:面对中国,战略模糊已不再奏效,美国需要转向"明确性"以实现威慑。

而要求盟友事先明确表态,就是美国迈向所谓"一体化威慑"(integrated deterrence)的一部分--构建一条更清晰、更统一的战线,向中国发出明确信号:"如果你挑起冲突,你面对的不会只是美国,而是一整个联盟。"

此外,此策略还有另一重考量:成本与能力。山姆大叔早已捉襟见肘,从欧洲到中东再到太平洋,"美利坚治下的和平"四面漏风八方走气;再加上分裂的国会和高筑的债台,单凭美国之力对抗中国既不具备政治也不具备经济上的可行性,美国无法单独打赢一场高烈度的台海战争。

因此,远在特朗普首次当选之前,华盛顿就期望日本和澳大利亚等盟友能在印太地区承担更多的军事和政治责任。如果你想获得美国的安全保障,就必须协助维持它--会这么说的美国总统远不止特朗普一个。

距离白宫几公里之外,作为实际作战计划的制定者,五角大楼认为若想打赢台海战争,关键在于所有协同工作都必须在第一枚导弹发射前准备就绪。这意味着后勤链路、指挥结构及法律授权等问题都需要提前敲定,毕竟一旦中国大陆发起两栖登陆,"友邦"们就没时间去讨论各自的角色和权限了。

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近日就宣称,鉴于台海危机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日美双方应当"现在就开始"讨论美军直接介入的可能性以及日本如何提供支持的具体方案,"盟友间最应避免的情况是,美国已经出手保卫台湾,而日本还在进行无休无止的讨论"。

一旦中美之间发生冲突,日澳两国都将成为美国不可或缺的战略支点。日本不仅是第七舰队和西太平洋最大空军基地的所在地,还驻扎着大约5.5万名美军;虽然驻澳美军数量不多,但这里拥有重要的卫星监测站和潜艇通信设施,为美国潜艇和远程轰炸机提供了关键的后勤支持。

这种施压方式确实充满风险,而华盛顿对此心知肚明。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希望保持战略灵活性,不愿被视作美国的"代理人"。同时,他们也普遍担心:如果美国自己都不愿明确表态是否保卫台湾,又凭什么要求盟友做出清晰承诺?然而,美国清楚地知道,无论是东京还是堪培拉,都不可能因此与华盛顿疏远,因为在安全议题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替代选项。正因如此,华盛顿才敢于放手一试,毫无顾忌。

点击查看大图

当帝国说"帮个忙"时,先问一句"为什么"

在目标上将盟友当作牺牲品,在手段上以泄密代替外交,用施压构建威慑,靠隐晦的威胁拉帮结派--这显然不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做法。如今的"山姆大叔"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赌徒,叼着雪茄,嚣张地对盟友说:"我押大,你来兜底吗?"而他那些小弟们,眼下或许敢怒不敢言,但总有一天,他们会学会坐山观虎斗。

毕竟,美国的盟友们心中都有一个疑问:如果华盛顿真的相信战争可以避免,它为何如此高调备战,并不断催促你加入?如果说这是"威慑需要团结",那么真正的答案应该是:真正的团结不是靠强迫得来的,而是靠赢得的;真正的联盟,也不靠泄密推动,更不靠逼签"军令状"来维系。

那些整天把"维护国际规则与秩序"挂在嘴边的人,不妨先从自己做起,试着遵守一次规则--哪怕只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