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调转枪口,要对盟友加关税,比对付中国更狠?美财长罕见对华示好,想跟中方谈谈

根据北青网报道,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宣布,8月1日起对欧盟进口商品加征30%额外关税,理由是欧盟长期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卡美国脖子",导致美欧贸易逆差越拉越大。这事儿刚一出,跨大西洋的贸易气氛立马紧绷--毕竟欧美每年互相卖的东西非常多,这一加税,相当于往两边企业的利润里"砍一刀"。

特朗普为啥突然对"老盟友"下狠手?说白了还是他的"对等关税"老套路。他之前说过,谁对美国商品征多少税,美国就对谁征多少税,甚至更高。比如欧盟对美国汽车征25%关税,美国这次直接给欧盟商品加30%,摆明了要"压对方低头"。

特朗普(资料图)

欧盟这边反应挺复杂。德国汽车商最先坐不住了,宝马、奔驰这些企业在美国卖车本来赚得不少,30%关税一加,一辆车成本飙升,消费者要么多掏钱,要么车企自己吞损失。德国经济部门算过账,这波关税可能让德国汽车出口额一年少50亿欧元。法国总统马克龙更直接,在社交平台上骂特朗普,说双方谈了好几个星期,结果美国突然加税,"这是把谈判当儿戏"。他甚至放话,要是8月1日前谈不拢,欧盟要"抄家伙"反制,比如对美国威士忌、农产品加税。

不过欧盟也不是铁板一块。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态度就软和点,她之前当过"中间人",想撮合欧美谈成"工业品零关税",这时候倒是劝大家别急,"贸易战对谁都没好处,咱们得讲点'邻里情'"。波兰总理图斯克更实在,直接说"打关税战就是砸自己饭碗",毕竟波兰农产品出口美国的量不小,加税等于砸自己农民的饭碗。

那欧美真会打起来吗?往深了看,可能性不大。首先是两边经济绑得太紧。要是真打起来,美国企业卖不出去药,欧洲车企造的车堆仓库,两边经济都得"掉层皮"。

其次是金融市场"怕"得很。今年4月特朗普搞过"解放日关税",10%的税率刚宣布,美股当天就跌了6万亿美元,这次30%的关税消息一出来,华尔街的股票又开始抖。

特朗普(资料图)

地缘政治也是个"紧箍咒"。美国在北约还得靠欧盟撑场子,俄罗斯在乌克兰闹得正凶,欧盟要是和美国翻脸,北约凝聚力就得打折扣。反过来,欧盟也知道,现在全球不太平,和美国闹僵了,安全上少了层保障。所以两边心里都清楚,"斗则两败,和则双赢"。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对欧盟"下狠手"的同时,对华态度倒软和了。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接受采访,特意安抚市场:"8月12日那个日期,大家别慌。"他说的8月12日,是中美5月12日谈的"暂停加税90天"的截止日。贝森特还透了点风声,说美方代表团下个月要和中国谈,成员包括他自己和贸易代表,"大家有啥需求都摊开说,能谈成就谈成"。

英伟达最近也松了口气--美国政府批准它向中国卖H20芯片了。贝森特说,这种"发许可证"是中美谈判的一部分,"我们有他们想要的芯片技术,他们有我们需要的市场,现在谈得挺顺"。之前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说过,美方代表团下月要和中国官员见面,"带着诚意去,争取谈出点实在的"。

特朗普(资料图)

说白了,特朗普这波操作,本质还是"老套路"--用关税当杠杆,逼盟友让步。但欧盟不是软柿子,两边心里都有本账,真打起来谁都捞不着好。至于对华,美国最近态度变软,可能也是算过账:中国市场需求大,芯片、农产品这些能卖的,多卖点比"死磕"强。

现在的问题是,8月1日的最后期限快到了,欧美能不能谈拢?大概率是"各退一步"--欧盟可能答应多买点美国农产品,美国可能把关税降点,留点谈判空间。毕竟,贸易战只会让两边企业和老百姓"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