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一直以来吸引着全球目光。如今,似乎出现了重大转机,有迹象表明关税战或许即将迎来大结局。据悉,特朗普正在急切地等待中国点头同意启动和谈,而中国商务部也针对美方的诉求做出了相关表态。

本月初,特朗普悍然向世界发起关税战,试图凭借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强势地位,胁迫各国向其妥协"求饶",但现实却给了特朗普沉重一击。仅仅三周多的时间,这场鲁莽的关税战便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让美国自身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美国股市、债市、汇市惨遭 "三杀",大量资本从美国市场外流,寻求更为稳定的投资环境。美国国内企业也怨声载道。沃尔玛和塔吉特等零售巨头的首席执行官私下向特朗普透露,从五月初开始,若关税问题持续得不到妥善解决,其货架将会空空如也。

这绝非危言耸听,美国对进口商品的高度依赖,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丰富商品供应,一旦因高额关税受阻,国内市场的商品短缺将不可避免。国际税收也表达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抗议和谴责。就连一向唯命是从的日本,此次也罕见地表达了坚定的愤怒,不仅开始抛售美债,还明确拒绝在关税问题上向美国妥协。日本财政大臣加藤胜信直言,美国的关税政策 "非常令人失望",严重损害了全球经济增长,冲击了全球市场的稳定。

面对如此严峻的内忧外患,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开始退缩。先是宣布暂停对部分国家征收所谓的 "对等关税",紧接着又豁免对部分电子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同时,美国不断释放缓和对华关系的信号,急切希望中国能够回到谈判桌前。因为各国中央银行正在推动 "本币互换协议",以维持金融稳定。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全球都在加速推动"去美元化",美元霸权体系的坍塌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

早前,特朗普试图通过大谈对华贸易战的 "成果" 来安抚国内部分群体。他宣称关税政策成功吸引了大量企业和资金重回美国,还妄称中国在贸易战中被 "打得非常惨"。但事实胜于雄辩,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现状岂是短期内就能改变的,就连手机上最小的螺丝钉,美国都难以实现自主生产。随后,特朗普话锋一转,表示希望能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但强调必须得到 "公平对待" 。

5月1日,央视旗下媒体证实,美国近期通过多种渠道和中方接触,急切希望就关税问题展开谈判。这一消息表明,特朗普嘴上虽依旧强硬,但内心实则十分焦虑,他迫切地渴望与中国和解,如今就等中国点头同意开启和谈。此前,特朗普曾暗示只要中国主动打电话,美国就会表现得很 "慷慨",甚至一度放风将大幅降低对华高额关税,但不会是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表示,中美之间的关税战 "不可持续",但他同时强调,中美谈判尚未正式启动,且这将是一场 "艰难的斗争" 。对此,中方曾明确表示,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早前,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再次表态称,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层多次表态愿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且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谈起来,中方正在对此进行评估。需要注意的是,关税战、贸易战是由美方单方发起和制造的,美方若想谈就应拿出谈的诚意,要在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等问题上做好准备,拿出实际行动。中方的这一表态,清晰地传达出中国在处理中美贸易关系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一方面,中国不惧怕美国的贸易霸凌,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应对任何挑战;另一方面,中国也始终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美国进行对话和谈判,但前提是美国必须展现出应有的诚意。

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特朗普确实有结束关税战的意愿,但关键在于美方能否拿出足够诚意。中美作为全球前二的巨型经济体,关税战已对双方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美国股市暴跌、国债利率走高、投资者担忧经济放缓甚至衰退、通胀水平上升,特朗普面临内忧外患。而中国则坚持 "以静制动",通过构建多边贸易网络与自主产业升级,提高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能力建设。若美国不能正视问题、纠正错误,取消对华征收145%的高额关税,展现谈判的诚意,这场关税战就难以真正迎来让各方都满意的"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