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天建造国产首艘民用航母下水试航,中国速度刷新世界纪录,美媒表示令人费解并感叹,中国造船业产能实在太强大。

01.180天建成航母,新航母又试航了?

中国首艘民用航母刚刚进行了试航测试,引起了美媒的广泛报道,美媒《战区》表示,中国的民用航母具有大面积开放飞行甲板和三个舰岛,看起来已经完成了首航。

目前关于这艘船的细节仍然很少,船只上也没有任何标志性的解放军军徽,外观与任何其他已知的中国海军舰艇类型都不同,因此被当作"民用航母"。

美媒对于这种战舰的定位为一种新的轻型航母或者是两栖攻击舰,也有可能是海上军事平台,主要为解放军海军提供额外的作战能力。从设计上看,民用航母算是一个相对简化的设计,偏向于商业标准,和解放军大型主战航母还是有不小的显著差距的。

早在2022年,国内网络上就流传关于中国国产"民用航母"的招标信息,舰艇长200米,跑道宽度25米,排水量约15000吨(满载排水量应该在17000-18000吨),最大航速不低于16节,能够持续作战40天,续航力不低于5000海里。

而美媒对于这艘民用航母的用途,主要将其当作解放军的新式无人航母,毕竟这艘小型航母不具备搭载解放军现役固定翼战机的能力。

但该型航母完全可以搭载无人机,作为无人机航母,无人机技术是当今军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而这艘新型"民用航母"的设计,就是作为无人机的母舰,指挥搭载起降无人机群作战。

02.解放军用还是海警用?

鉴于当今中国极度发达的各类型军用无人机研制和生产能力,民用航母能够搭载国产新型的舰载无人战机、无人隐身攻击机、电子战无人机等不同类型的无人平台,此举将极大扩展舰队的作战范围和打击手段。

这种多平台、多任务的组合,能显著提升舰队的全方位作战能力。无人机的高效性和低成本使得舰队在战时,可以迅速部署无人机进行侦察、打击或防御任务。

解放军海军舰队舰队在战时不再依赖单一的航母战斗群,而是可以通过多艘无人机航母灵活调动和协调,全面提升舰队作战时的整体事态感知能力。

此外,民用航母除了作为无人机航母外,另一个重要用途可能是作为解放军陆航直升机的中转平台,特别是在台海冲突或战时两岸作战时的应用。

图源:大包CG

解放军陆航部队的直升机在两岸冲突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近距空中支援、登陆作战和快速反应等任务上。该舰的开放甲板设计,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大量直升机进行起降,当作中转站,补充油料弹药后继续作战,或者是承担直升机运输物资的任务等。

与美媒的分析不同,国内军事博主认为,这艘所谓的民用航母更可能是为中国海警准备的舰艇。在面对域外势力的挑衅时,中国海警力量不仅需要在海上与敌对势力进行交涉和执法,还需要对相关海域进行全天候的监控。

传统的海警舰艇在巡逻时常常面临行动范围受限、反应速度不足等问题,而这艘新型航母可以通过直升机和无人机的搭载,为海警提供远程侦察、快速反应和威慑能力。

通过无人机进行空中巡逻和侦察,海警可以对敌方小型舰艇、潜在威胁等进行提前预警,这样我方舰艇能够及时应对。

例如,面对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性行为,民用航母能够通过其强大的空中监视能力,能够实时掌握敌方舰船的位置和动态,实时出动舰艇精准反制。

不知道谁P了个"广东号",算是网友的恶趣味了

03.中国强大的造船能力让美媒吃惊

此外,美媒针对中国民用航母的建设速度感到吃惊和令人费解,从建造到完工下水试航,只花了6个月时间180天,建成一艘1.5万吨的巨舰,创下世界纪录。

然而,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造船业经历了飞速的发展,造船技术和制造能力的提升,已令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最具竞争力的造船国,没有之一。

民用航母通常采用的是商业船舶设计标准,这种标准相较于军舰设计更加通用,材料和结构要求相对简单。

因此,民用航母在设计阶段的工作量较小,减少了与高端军事装备和定制化系统相关的复杂性。

虽然这艘船仍然具备航母的基本功能,如大型甲板和搭载飞行器的能力,但它的结构和动力系统相比传统航母要简单得多,但这种简化的设计并不意味着功能上的缺失。相比传统的军事舰船,采用民用建造标准的舰船可以利用现有的造船厂生产线和设备,缩短生产周期。

而且这种民用航母采用了批量化生产和标准化部件,其生产模式类似于中国近年来推行的"下饺子"式制造模式。这种模式下,造船厂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艘舰船的建造,并通过高效的生产线和分工合作快速完成各个工序。

但总而言之,这种民用航母终究无法比拟解放的超级航母,这种民用航母的核心优势在于它能够搭载无人机、直升机等轻型空中平台进行侦察、反潜、反舰等任务,但其无法像超级航母那样为大型作战舰机提供强大的支援和作战平台。

当然,特定情境下,民用航母可以作为解放军海军或海警手中的"战力倍增器"。由于其具有大甲板、能够搭载多种空中平台和无人系统的能力,这艘舰船可以大幅提升海军和海警的作战和事态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