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分,小米官方正式公布双 11 终极战报:截至 11 月 11 日 23:59:59,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突破 290 亿元。一早,小米创始人雷军便发文致谢,一句 "谢谢大家支持" 简洁有力,传递出对消费者认可的感恩之情。

此次战报数据引发行业关注,原因在于其与去年同期 319 亿元的成绩相比出现明显下滑。这一变化既折射出双 11 购物节整体吸引力的弱化趋势,也与国补政策的影响密切相关。过往,不少消费者会为追求降价优惠,刻意将家电、电脑、手机等产品的更换需求集中到双 11 期间;而国补政策的落地,让消费者 "有需求随时下单" 成为可能,提前释放了部分购买力,间接影响了双 11 的集中消费规模。

尽管销售额同比微降,但小米在本届双 11 的促销力度并未缩水。官方此前明确打出 "让利 20 亿" 的口号,覆盖手机、数码、家电等全品类产品,单品最高立省 4000 元,叠加国补后进一步拉低入手门槛。在核心的手机品类,REDMI K80 至尊版降价后 2399 元起售,成为中端市场极具竞争力的选择;小米平板 7 Ultra 直降 500 元,到手价 5199 元起,兼顾性能与性价比。

家电品类同样给出诚意优惠:小米电视 S Pro 85 Mini LED 2026 款与米家冰箱 Pro 优惠幅度高达 1600 元,米家三区洗衣机 Pro 至高让利 1000 元,大幅降低了高端家电的消费门槛。从细分品类战绩来看,截至 11 月 10 日 23:59:59,小米扫地机品类、小米摄像机品类全渠道累计销售额均突破 2 亿元;空气净化器、移动电源、音箱、路由器、照明、晒衣机等品类的累计销售额也纷纷突破 1 亿元,成为支撑整体业绩的重要力量。

整体而言,本届双 11 小米以大力度让利稳住了核心消费群体,细分品类的亮眼表现印证了其产品矩阵的竞争力。而销售额同比下滑的背后,既有大环境消费趋势的影响,也有政策层面的客观因素。对于小米而言,在双 11 热度逐渐降温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产品创新与精准营销持续激活市场,或将成为后续的核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