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中欧第十三轮高级别战略对话,日前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举行,中国外长王毅率团参加。24小时之内,王毅外长分别同欧盟外长、欧盟理事会主席以及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了会谈,阐述了对中欧关系未来发展的积极态度。同时,当着欧盟官员的面,王毅外长也重重的甩出一句话,让并不在场的美国成为了焦点。
王毅强调,中国并不是美国,不能用看美国的方式看待中国的崛起,同时,欧洲各国也要明白,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又或者是将来,欧洲面临的一切挑战,根源都不在中国。结合当下的紧张局势来看,中国外长的这番话怎么看都不像是仅仅说给欧洲国家听的,反倒更像是在提醒世界各国,不要误判中国的崛起之路,谁才是真正搅局世界秩序的罪魁祸首,已经一目了然了。
其中,"中国并不是美国"这句话,最值得欧洲各国细品。要知道,与美国寻求全球扩张的野心不同的是,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讲究的是互利共赢,绝对不会像美国那样,以牺牲别国的发展利益谋取私利。就拿中欧关系来说,虽然不能保证双方没有任何分歧,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就要对抗。就像王毅外长在会谈中所说,中欧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合作始终是主基调。反观美欧关系,早已不见了昔日的友谊。
我们知道一直以来,欧盟都被看成是美国的后院。这是因为一方面,美国作为世界军事强国,为欧洲提供了有力的军事保护;另一方面,为了迎合美国,欧盟各国常常在国际上与美国的政策亦步亦趋,紧紧跟随。但美欧双方这样你侬我侬的"蜜月期",自打特朗普上台后,就开始变味了。用特朗普自己的话来说,欧盟的成立就是为了占美国便宜的,所以要想实现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就不应该再对欧盟仁慈。于是他多面出击,不管是在经济还是军事领域,都对欧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勒令欧盟必须购买美国的天然气等能源,还强调欧洲的北约成员国都必须将军费支出提高到占国家GDP的5%,否则美国就要退出北约,不再保卫欧洲。
而特朗普这样公然拿欧盟"开刀",无异于是在自断退路,中国现在选择继续与欧盟相向而行,目的也很明确,其实就是要顺势而为,把美国的后路断得更彻底,不给特朗普丝毫反悔的余地。换言之,中国只需要解决欧盟的两个顾虑,很大概率可以让欧盟摆正立场。其一,是坚定中国不会对外军事扩张以及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让欧盟降低因为失去美国军事保障带来的顾虑。这个并不难,因为中国并不会主动挑起战争,而且放眼望去整个国际社会,凡是欧盟担心存在军事威胁的国家,基本上都是中国的朋友,凭借中国现在的国际影响力,恐怕就算是俄罗斯也得看我们几分薄面才行。
其二,是能保证中欧之间经济往来的平等和持久,让欧盟经济能够在失去美国市场的最坏情况下,有一个保底兜着。这次中国外长亲赴欧洲,主要也就是来谈这件事的,我们不止一次地强调坚持与欧盟共同进步,合作共赢,为的就是要让欧洲各国对中国放下戒心,以务实的眼光看待与中国的合作。
因此,如果欧盟这次真的能够把王毅外长的话听进去,理解透彻,就不会在处理对美关系上这么纠结。历史的经验早就告诉我们,妥协不会换来和平,只有对霸权喊"不",才有生存的可能,希望欧盟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