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菲律宾又搞出了新花样,想拉印度和韩国加入他们的"小分队",打算在印太地区给中国来个"硬碰硬"。但这如意算盘,真的能打响吗?
菲律宾打算将印度和韩国拉入"遏华小团体",以便在"印太地区"抗衡中国,然而印度与韩国未必如其所愿。至于菲律宾,其总统马科斯现在自身难保,与其想着怎么对付中国,不如想想怎么度过眼前的政治危机。
据俄媒报道,菲律宾总参谋长布劳纳在3月19日表示,菲律宾及其盟国正打算邀请韩国与印度加入他们的小队(Squad集团),以便在"印太地区"抗衡中国。
布劳纳说的Squad集团,其实就是一个针对中国的小团体,其成员包括菲律宾、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这是一个非正式多边组织,主要是在军事演习和情报共享等方面进行合作,具有浓厚的对抗色彩。布劳纳说菲律宾正在努力加强自身的威慑能力,而且还特意提到了印度,称中国是其共同的"敌人",双方已经在军事方面建立了伙伴关系。如果印度加入,双方可以在这个小团体内进行情报交换等合作。
如此直白的将中国称为"敌人",菲方似乎是打算一条道走到黑。不过,这只是菲方的一厢情愿罢了,事实上印度对加入这样的"遏华小团体",未必会感兴趣。
不可否认的是,中印之间存在历史矛盾,在领土边界问题上存在分歧,前几年还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加勒万河谷冲突。但如今印度总理莫迪走变得更加务实,基于印度的现实利益,他不仅不会恶化中印关系,还会主动缓和中印关系,加强中印双边合作。就在前几天,莫迪接受采访谈及中印关系时就说了,中印关系非常重要,亟需通过对话解决边境问题。
对于莫迪的积极表态,中国外交部给予高度赞赏。
莫迪之所以说这番话,一是因为印度经济增长放缓,不少外资撤离印度,二是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也砸到了印度头上。印度需要修复中印关系,加强中印经贸合作,提振印度经济。
因此,基于当前局势,印度未必会愿意卷入到南海纷争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拜登为了推行"印太战略",搞了个"印太经济框架",邀请了印度等十几个国家加入,试图在全球供应链方面孤立中国。但是没过多久,印度发现无利可图,便宣布"暂时退出"。
如今拜登成为过去式,这个"印太经济框架"也就名存实亡了,很少有人再提及。因此,即便印度一时兴起加入了美菲主导的小团体,以印度的行事风格,一旦后面发现无利可图,同样会单方面宣布退出。
再说韩国,虽说尹锡悦对华态度强硬,但他现在身陷囹圄,面临牢狱之灾。因此,在弹劾案宣布结果,韩国政局走向稳定之前,韩国在对外事务上不太可能会有大动作。
别说印度与韩国了,就连"Squad"内部的部分成员国,恐怕也不愿意得罪中国。比如澳大利亚,和莫里森时期不同的是,工党领导下的澳大利亚对华态度比较务实,并不愿意死心塌地追随美国遏制中国,更不会甘当"反华急先锋"。
同样的情况还有日本。与安倍晋三与岸田文雄不同,现任日本首相石破茂对华态度相对温和些。近期中日关系已有升温的迹象,日方不太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在南海节外生枝。
最后再说说挑事的菲律宾,别看布劳纳叫得欢,实际上他做不了主,得看菲律宾总统是否点头。不可否认,马科斯对华态度强硬,在钓鱼岛和仁爱礁问题上多次挑衅中国,搅动南海局势。但是现在马科斯自顾不暇,杜特尔特被抓一事让他骑虎难下。
某种程度上来讲,马科斯选择在南海挑衅,就是为国内政局服务。如果马科斯在菲律宾的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然后老杜的女儿莎拉再次成为菲律宾掌舵人,届时别说邀请印度韩国加入了,恐怕就连菲律宾也会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