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是我国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的日子。10年来,在一渠清水的浸润之下,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调水超760亿立方米,40多座大中城市受益,惠及1.85多亿人。

一滴"南水"需要穿越近千条大小河流,历经千余座工程建筑的重重考验,才得以润泽北方大地。作为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南水北调也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丹江口水库库区景色(无人机照片) 图源:新华社

为何"南水"非得"北调"?

"南水北调"的构想,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50年代。2003年12月30日,中线一期工程破土开工,历经10余年的建设后于2014年12月12日通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工期漫长,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极其复杂,并且建成投运后还要面临洪水、干旱和寒潮等极端天气的考验,为何非得"南水北调"?

调水前的一组数据可以阐释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首先是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调水前,全国水资源量的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的水资源量占全国的19%,其中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2%。

其次是人均水资源量的匮乏。黄淮海区域总面积140多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4亿,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31%,分布着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40多个大中城市。然而,该区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50立方米左右。

据了解,国际上,通常以人均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作为缺水警戒线,人均水资源量在500至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小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小于300立方米将危及人类的生存。显然,黄淮海区域的缺水困境极其严峻。

通水十载 成就斐然

作为世界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从江苏扬州出发,13级泵站牵引长江水攀越十几层楼的高度,北至天津,东抵胶东半岛,北上旅程长达1432公里;中线以鄂豫交界的丹江口水库为起点,依太行、穿黄河,润泽华北平原。两条清水长廊,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纵横渠系覆盖京津冀豫苏鲁皖7省份的城市乡村。

10年来,在科技赋能下,工程累计调水量超76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年径流量的1.5倍,也相当于调出5000多个西湖的水量,充分释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初步构筑起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总体格局。

远道而来的"南水",有力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为沿线7省市45座大中城市提供稳定水源,受益群众达1.85亿人。

随着水资源宏观配置格局的不断优化,"滚滚长江水"也逐渐由原来规划的补充水源成为多个北方城市的供水生命线--目前,北京城区供水约80%为"南水";天津市主城区及雄安新建城区全部为"南水";山东省形成了以南水北调工程为构架的"T"字型水网……

除了解决区域性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之外,南水北调还对工程沿线的生态修复带来了诸多增益。

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全面通水以来,东、中线一期工程积极开展洪水资源化利用,助力北方50多条河流湖泊生态复苏。工程的水流贯通让华北地区干涸的洼、淀、河、渠、湿地重现生机,河湖水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得到大幅增强。118亿立方米的水量让沿线河流流动起来,这些地区的地下水位已经明显回升,华北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根本扭转,初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环境的改善也为各类生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乐园"。号称"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频频现身丹江口水库;黑鹳、白天鹅、白鹭、苍鹭等各类野生和濒危保护鸟类在中线工程穿城而过的焦作市随处可见;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重返永年洼湿地安家筑巢……众多珍稀野生动物的频频亮相,就是南水北调工程生态效益的最佳注解。

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南水"一路向北,滋润广袤的北方大地,更多效益还在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