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不宣而战",暴揍叙利亚!朱拉尼放弃抵抗,11国加入乱斗,中俄不许1件事发生
据新华社报道,11国外长连夜磋商,一致反对"外部之手"伸进叙利亚。大马士革夜空被爆炸火光照亮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在耶路撒冷对着镜头放狠话:"红线已被踩破,动手无须预告。"
话音落地不到两小时,以军战机第三次扑向叙南部,三天里苏韦达、德拉、库奈特拉三省的兵营、雷达站、弹药库挨个被炸成废墟。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叙军方统计,空袭造成至少23名士兵阵亡,两处导弹阵地被掀翻,一座弹药库连爆8小时。同一数字,朱拉尼政府发言人换了个说法:我们失去了半个旅的装备,火焰在40公里外都能看见。
朱拉尼本人没像往常那样谴责。7月17日,他把苏韦达治安权直接交给当地德鲁兹长老,政府军连夜北撤,只留下一句"避免局势升级"。不少媒体把这一动作解读为"放弃抵抗",更贴切的描述是:他认了,以避免首都圈再挨一锅端。
11国外长正是在这股火药味里聚到安曼。联合声明写得很直白:支持叙利亚的安全、统一、稳定和主权,反对外国干涉。
约旦外交部的通报里,把以色列行动定性为"公然违反国际法",要求执行1974年叙以《部队脱离接触协议》。这份协议当年画了戈兰高地缓冲区,如今形同废纸,以军坦克在缓冲区内扎营半年多了。
开罗、利雅得、安卡拉、巴格达……一长串名字排进声明,看上去像中东版的"朋友圈群聊"。可细看立场,分歧不小:土耳其公开骂以色列"强盗",阿联酋则把重点放在"重建"二字上,呼吁国际掏钱。
最微妙的是埃及--一边签字谴责,一边悄悄允许以色列情报船继续通过苏伊士运河。11国同表一张脸,各唱各的调。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中俄的表态来得更快。北京用一句话钉住底线:"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尊重"。莫斯科追加一句:"不许把叙利亚变成下一个利比亚。"两句话合起来,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谁想借空袭把政权更迭写进剧本,没门。
内塔尼亚胡手里的算盘声,隔着地中海都能听见。国内执政联盟摇摇欲坠,沙斯党刚宣布退出,民调显示联合政府支持率跌到28%,空袭叙利亚被当成"救命针"。
把视线往南,苏韦达省德鲁兹人举着以色列旗游行,要求"保护",画面被连夜剪进以总理竞选短片。对选民来说,战机轰鸣就是最好听的BGM。
叙利亚人看到的却是另一组数字:苏韦达冲突一周里,240多具尸体抬进医院,其中三分之一是平民。德鲁兹长老对调解人说:"我们要的不是以色列炸弹,是停火。"
但这声音传不到特拉维夫,也传不进白宫。美国国务卿一句"误会"就想把事抹平,被欧盟外交官当场呛回:"导弹落下的地方没有误会,只有弹坑。"
戈兰高地的水塔、德鲁兹山的葡萄园、苏韦达的甘蔗地,全都成了棋盘。棋子是平民,棋手们隔着地图划线。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11国声明能不能压住火势?安曼会议结束不到24小时,以军无人机再次掠过叙南部上空,留下一串新的红外轨迹。轨迹尽头,是朱拉尼政府把最后两个旅撤到大马士革郊区的车灯长龙。
中俄的"不许"喊得很硬,但战场上听的是发动机轰鸣。下一步,如果以色列把空袭范围推到首都圈,联合国安理会会不会开会、会不会投票、投票后有没有约束力,每一道都是未知数。唯一确定的是:苏韦达的甘蔗还在长,而炮弹落在地里,来年收成注定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