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杭州富阳万市水库的涵洞里,三个抓鱼的青年闻到臭味,进去看见一具腐尸。

骨头露着,身边有串钥匙、一条旧皮带。

法医说,死者是男性,钝物打死,死了六个月。

李某的女儿认出皮带扣--那是她爸爸用了多年的。

李某是木材加工厂老板,1990年跟好友魏某来富阳做木材生意,之后没了音讯。

富阳公安找了几个月,没找到人,也没找到尸体。

尸体确认当天,魏某消失了。

魏某是当地人,二十七八岁,在石料场采矿,会开拖拉机、懂爆破。

公安手里只有他的黑白身份证照片。

当年刑侦大队只有一辆吉普车,民警坐公交、骑二八大杠,排查了几个月,听说魏某去了广西宁明的石料场。

1991年10月,洪三健等四人带着通缉令去广西,找到石料场时,宿舍大通铺贴着"浙江魏某某",但人刚走一个星期。

他们又去凭祥,老板说前几天见过,还是差一步。

之后三十年,公安踩过安徽采石场、钻过湖南小煤窑,每有线索就赶去,总没追上。

魏某像蒸发了一样。

应登晓23年前到重案组,常听洪三健念叨这个案子。

今年,云南传来消息:1992年有个"外省人"在矿场开拖拉机,后来买了车跑运输,开采石场,办手续用别人名字,大家叫他"外省人"。

工作组当天飞云南,翻了两个地级市的上万份档案,找到魏某2006年的许可证底档照片--比当年的黑白照清楚,眉眼没变。

6月7日下午,一个穿红色短袖、皮鞋锃亮的男人走进蹲守范围。

应登晓喊他名字,他浑身一僵,戴手铐时说不出完整的话。

魏某供述,当年为了几千块钱,抢劫杀了李某。

他说这些年总做噩梦,梦见涵洞里的冷风。

逃亡的34年,魏某在云南边境的村里生活。

村里人说他是"外地来的",喜欢打牌,做生意懂人情世故,但沉默寡言。

一起喝酒,喝到最后像没存在过。

他不敢考驾照、办银行卡,外出找别人开车,住宿用别人身份。

生意做过木材、运输、采石场,都失败了。

60多岁的他租小房子,深居简出,只用老年手机,被捕时戴的是电话手表。

洪三健下个月退休,他的笔记本里,1991年2月8日的记录写着"水库涵洞尸体,钥匙、旧皮带",字迹泛黄但清晰。

他说:"遗憾终于补上了。"

应登晓说,老刑警的坚持是财富。

当年靠脚底板排查,现在靠档案照片、技术对比。

魏某躲得再小心,也没逃过时间和技术。

34年的案子破了,李某的家人等来了结果,洪三健的笔记本多了最后一笔,魏某的噩梦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