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在他晚年的时候,经常回忆起皇帝时代的生活,但是有两件事,他经常的抱怨。
第一件:我从没吃过一口热饭。
第二件:吃每道菜不能超过三?口,不然隆裕太后就会打我的?手。
溥仪曾经问隆裕太后:"吃饭为什么要这样呢?"
隆裕太后严厉的说道:"这是大清的规矩。"
由于溥仪很怕隆裕太后,所以就不敢追问了,直到后来,他才明白了隆裕太后的用心良苦。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他是清朝的皇帝,为什么会不懂皇帝的规矩呢?
其实溥仪并不是皇子,更谈不上继承皇位,这一切还要从慈禧太后说起。
在1906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二年,溥仪出生在了北京醇亲王府。他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子,全家人都把他捧在手心上,按理说他可以无忧无虑的度过自己的童年。
然而就在他3岁那年,慈禧的一道密旨,彻底改变了溥仪的命运。
1908年11月14日下午,紫禁城突然传来一个噩耗, 年仅37岁的光绪帝突然驾崩了,由于光绪皇帝没有孩子,而且突然驾崩离世,也没有留下任何的遗诏,所以当务之急,要尽快的选出一个继承皇位的人选,毕竟大清不能一日没有皇帝。
于是,慈禧就打算在亲王的儿子中,挑选一个来作为大清皇帝的人选,在她考虑很久后,终于做出了决定,就是当晚,下了一道密旨,命令年仅3岁的溥仪连夜进宫,做未来的大清皇帝。
在众多亲王的儿子中,为什么会挑选3岁的溥仪呢?
那还是因为溥仪是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的儿子,由于载沣和光绪皇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所以由他的儿子溥仪来继承皇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而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爱新觉罗·载沣是自己的亲信大臣,由他的儿子来继承皇位,自己就可以继续垂帘听政,掌控大清的政权。
可是,连慈禧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第二天去世。
1908年11月15日,也就是光绪驾崩的第二天,慈禧也因为重病去世了。半个多月后,3岁的溥仪正式登基,成为大清的第12位皇帝,而隆裕皇后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隆裕太后。
而3岁的溥仪,他并不知道当上皇帝意味着什么,对皇宫里的规矩更是一无所知,他只知道呆在宫里做皇帝,能有人喂饭,有人陪着玩耍,每天高高兴兴的就足够了。
当溥仪到了6岁的时候,依然在宫中随便乱跑玩耍,由于他平时都是由太监和宫女照顾?,尽管他不守皇帝的规矩,但身为皇帝,太监和宫女也都不敢管他。
直到隆裕太后发现了以后,大发雷霆,对侍奉溥仪的太监和宫女都进行了责罚,然后为了对溥仪进行严加管教,就让?溥仪待在了自己的身边。
当他们第一次一起?用膳时,溥仪还是一贯的行为,看到自己喜欢吃的那一道饭菜,夹起来就吃,当他吃到第四口的时候,隆裕太后大怒,狠狠的朝着溥仪的手打了一巴掌。
当时的溥仪吓的一句话都不敢说,虽然并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打,但是平日里就很怕隆裕太后,更何况现在太后已经很生气了。
等到太后息怒了片刻后,他才低声的问:"母后,刚刚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打我的手。"
隆裕太后严厉的说:"这是大清?的规矩,你身为皇帝,每道菜绝对不能超过三口。"
溥仪看到太后怒气未消,就不敢再继续追问了,等回到自己的寝宫,溥仪问了自己的一名?年长?的?太监,才知道了皇帝用膳,每道菜绝对不能超过三口,是为了皇帝的安全着想。
但是,皇帝用膳的规矩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在太监的一一讲述下,溥仪这才了解了做皇帝,还有这么多的规矩捆绑着。
接下来,我们就完整的了解一下皇帝用膳的所有规矩。
一?、首先是?御膳房的?完整?流程?。
作为大清的皇帝,是"九五至尊",吃饭自然?和平常人也不一样。
皇帝吃饭有专门的术语,饭叫做"膳",吃饭叫"用膳"或"进膳",开饭叫做"传膳",厨房叫做"御膳房"。
清朝皇帝就餐可不是一日三餐,而是每天只吃两顿正餐,称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卯正时(早6点)开始,辰正时(早8点)结束;晚膳则在午正时(中午12点)开始,未正时(下午2点)结束。
根据清朝?内务府膳食清单来看,清朝皇帝用膳,菜肴以鸡、鸭、鱼、鹅、猪肉和时令蔬菜为主,以 山珍海鲜、奇瓜异果等为辅。皇帝吃的米是专门培育的黄、白、紫三色米,以及各地进贡的上等"贡米"。
清朝皇帝就餐,少则有六七十个菜,多则有上百道菜,特别是慈禧太后,她每餐就?有?一百二十道菜,一顿饭少说要花200两银子。
两顿正餐之后,每天还有酒膳和各种小吃,一般在下午和晚上,这个也没有固定时间,完全得听皇帝传唤,随叫随到。
清朝的皇帝的饮食都是由皇宫里的御膳房负责的,御膳房的管理者都是皇帝的亲信,一般而言都是八旗的嫡系。
这些管理御膳房的人也都要格外小心,因为万一皇帝的饮食出现了问题,他们肯定是要掉脑袋的,他们从来不敢大意。不仅要让皇帝吃得好,还要皇帝吃得安全才行。
御膳房是皇宫最机密的地方,它关系着皇帝的安危,不得出现任何的差错。御膳房的每一道菜都是非常讲究的,从食材的选择,到烹饪,到最后皇帝用膳?,那都是有一套严格的规范,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检验。
首先是食材准备,太监需要从宫外采购食材,谁去了哪里,采购了什么,这些都会有人记载,而且每人去采购的时间、地点都有要求,这就大大降低了食材下毒的可能。
食材采购回来后,交给御膳房厨役,在清朝,皇帝?的御用厨役一般有370人左右,炉灶有100余口,每个炉灶都有编号,而且每个炉灶只做一个菜,每个炉灶配备三人,分别是主厨、配菜、打杂各一人,这样可以保证上百种菜肴同时开炉做菜,做好后能在第一时间让皇上品尝。
每道菜安排三个人,也是为了互相监督,菜肴做好之后也是有人盯着的,而且会有专门的人负责记录,一旦哪道菜出现了问题,三个人都要负责,因此大家谁都不敢大意。
等到这一系列工作都完成,准备传膳的时候,第几道菜由哪一位太监、宫女负责端送,这也会有相应的记录。
这些繁杂琐碎的程序,会将下毒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每个环节,几乎都可以清晰地责任到每个人,无论是赏还是罚,都可以追查。
二?、接下来是皇帝用膳的完整流程。
早上5点,天刚微微一亮,在养心殿后寝宫门外,几个太监和宫女等候着,一般都是由皇上的贴身太监,在门外咳嗽几声,提醒皇上起床。
进屋后,几名宫女伺候皇上净脸、梳头、编辫、剃须,等梳洗结束,一名太监端着黄云龙缎面的包袱进来,由宫女给皇帝穿上龙袍。
等皇帝穿戴好以后,会喝一碗银耳羹或者冰糖燕窝作为早点餐,这个汤一般是看皇帝的喜好,比如乾隆皇帝的习惯就是,起床后先喝一碗冰糖炖燕窝。
然后皇帝就走出养心殿,走进慈宁宫给太后请安,这个请安称作"虚礼",就是辫子甩到背后,单膝下跪,右手撑在地上,这样跪一下就行了。这就是一般的请安流程。
一般皇上给太后请安后,都会去御花园散步,或者是回到寝宫早读一会。
早上6点,这个时候皇帝?该用早膳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正餐,此刻的御膳房内早已忙碌了几个时辰。
只听到皇帝贴身太监一声令下,"传膳",一名太监将桌布铺在?膳桌上,其余的人端着红色漆盒排着队进来,将各种菜肴、汤羹等迅速端上膳桌,然后一?一?退下,只留?下侍膳太监。
这时,皇帝坐东朝西开始用膳,一般会有4名侍膳太监,他们都有不同的任务。
首先是第一名侍膳太监,皇帝要吃哪个菜,他就会拿出一块试毒牌,放到这道菜上,以检验饭菜是否有毒,这种试毒牌是一种银制的半寸宽、三寸长的小牌子,如果饭菜中含毒,银牌就会变色,就会追究做这道菜的厨师的责任,一般都是死罪。
接着是第二名侍膳太监,当试毒牌检验过关后,他会亲自尝一口这道菜,他吃了没问题以后,才会让第三名侍膳太监,把这道菜端到皇帝的面前,这就是传说中的"尝膳"。
第四名侍膳太监,他负责把菜夹到皇帝的碗中,这时候皇帝才开始用膳,如果皇帝觉得哪道菜特别可口,说声"赏",做这道菜的三个御膳房厨役就会得到重赏。
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安全倒是安全了,但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所以末代皇帝溥仪,在回忆当年的时候,抱怨道:自己当时从来没有吃过一口热乎饭,因为那一整套流程下来,很多饭菜已经凉了。
但是为了皇帝的安危,每一个大清皇帝不得不严格遵守用膳的流程,这在大清律法中是有明文规定的。
不但如此,还有一个更为严格的规定。
无论哪道菜,即使它再美味,即便皇帝再喜欢,动筷也不能超过三次,假如皇上对其中一个菜连吃三口,那四个太监中为首的一个就会叫一声:"撤",其余太监便将这个菜撤下去,而且几个月之内不会再见到这个菜了。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规,这是清室家法,要皇帝小心谨慎,不可贪食,免遭毒害。
之所以有这么?多讲究,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担心有人在皇帝喜爱的口味中下毒,这是为了防止别有用心之人来揣摩皇帝的喜好,伺机谋害。
清宫《膳底档》是专门记录皇帝进膳情况的内廷资料,事无巨细,一点不漏均记录在案,但是皇帝爱吃什么菜则是万万不能记录上档的,皇帝也绝不会说自己喜欢吃什么,或者今天想吃什么。
侍膳的太监及宫内人员更不许随便谈论,绝不能问,更不能打听,这可是宫内的一大忌讳,随意谈论或泄露皇帝用膳情况的人,轻者杖责,重者死罪。
不仅是太监和宫女,甚至连皇帝后宫的妃子都不能知道皇帝?的?喜好?,我们在电视剧中,可以看到皇帝经常和妃子一起用膳,但是在现实中,除非特殊的日子,皇帝一般都是独自一人用膳的,这也就是皇帝经常自称"孤家寡人"的原因。
总之,皇帝用膳就是让所有人捉摸不透的,不能让人轻易掌握规律。防止有人在膳食上打主意,投毒谋害皇帝,在历史上,死于中毒的皇帝却寥寥无几,归根到底就是这个原因了。
这也就是末代皇帝溥仪抱怨的另一个事情,当时候溥仪还小,不懂皇帝用膳的规矩,看到好吃的菜就一直吃,所以隆裕太后才打他的手制止了,一来是为了遵守大清的规矩,二来也是为了保护溥仪的安全。
而晚膳的流程和规矩,都和早膳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菜品了。
由此可见,这仅仅是皇帝用膳的规矩,就已经这么复杂了,还有其他的后宫礼仪、前朝国政、以及翻牌子延续血脉等等,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了。
溥仪在晚年的时候,曾多次抱怨大清的规矩,做大清的皇帝,虽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被各种规矩枷锁的人生,他不想再次体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