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李然和小苏已经快十年了。这俩人,从大学开始就形影不离,同学们都开玩笑说他俩是绝无仅有的异性纯友情标本。

但你要说他们之间真没点小火苗?坦白说,围观的人心里未必信,一切不过是差临门一脚的暧昧。

前天,李然忽然半夜给我打电话,说了一句:兄弟,出大事了!我差点以为他炒股赔了房。结果他说,是小苏生气拉黑了他,还发朋友圈写了一句友情没有清清白白,只有分寸感。

我问怎么回事,他甩给我一串截图。看完我明白:哪是什么突如其来的变故,这是长期用错称呼埋下的地雷终于爆炸了。

李然平时跟小苏微信聊天很与众不同。随便翻翻:

-唯一的小苏,今天忙什么呢?

小祖宗,你到底起床没啊?

我的人,晒不晒太阳啊?

宝贝儿,中午吃啥?

再看看小苏的回复,大都是哈哈哈,表情包,还有你够了,有时甚至直接不理。但李然向来大大咧咧,想着这种'套近乎'的方式更显得亲密。我们又不是情侣,这样开个玩笑才说明没啥事!

直到那天,两人在群里,小苏刚发了张工作照,李然顺手一句:媳妇儿今天又美了!这一句,被同事截了图,传到了领导那,不出半小时,办公室风言风语说他俩地下恋情已久,甚至有女同事给小苏使眼色。

小苏回头反应过来,全是这些微信上的不当称谓惹得其实很多时候,她也觉得不自在,只不过碍于多年友情,不好意思发作。

其实,这种事还真不稀奇。我另一表妹婷婷和一位男闺蜜也是,从初中到大学,关系好得穿同款卫衣。

男方常常私下叫婷婷小坏蛋小可爱,有次还当着她追求者面喊了一句亲爱的。那位追求者立刻脸都绿了,谁敢追?姑娘三年里一直没能脱单。

后来,她才意识到,原来友情和爱情之间的距离,很多时候就是被这些甜腻的称呼模糊掉的。朋友可以走心,但不能靠近到让人误会的地步,有些词,就是界限感的底线。

人,到底是群居动物,大多还是要融进世俗圈子的。有人会说我们自己没什么,他们管得着吗?可是你细品,唯一、媳妇儿、小祖宗、小可爱,这些词,每个都像在友情锅里加了一勺糖,吃惯了就胃疼,一不小心就煮成了爱情的烂汤。

即便你内心坦坦荡荡,别人却只看表面,轻易给你们贴标签。舆论的力量有时候比感情还毁灭。

最扎心的是我的人和宝贝这种称呼。李然说出来时还觉得无伤大雅,其实每当夜深人静,这些话小苏都会反复琢磨:你是不是对我有别样的想法?要不要我提前划清界限,还是继续装傻?

女神男神听着高大上,可一旦关系被摆上神坛,凡人咋搭得上话?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状态是什么,说来其实并不复杂:朋友就友道相交,恋人就亲密难舍。

彼此留点空间,友情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该说的称呼别轻易说,别让一场真挚的友谊,被几个随口的小昵称绊倒。

最后,友情和爱情有时候真的只隔着一句话的距离,尤其是在微信这样没有温度、容易被误解的文字世界里。你以为的玩笑,也许是对方心里的刺。

记住,分寸感,才是长久之道哪怕关系再好,别在微信上叫对方这几种称呼:唯一媳妇儿小祖宗、小坏蛋、我的人、小可爱、女神男神、亲爱的、宝贝。

友情好,靠的是尊重,不靠轻浮的甜言蜜语。毕竟,掏心掏肺可以,但别把感情搅成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