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8月24日,这天看似普通,其实是我们都盼望已久的日子:出伏日。正好诗云"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出伏,骄阳会变为甘霖,凉爽的天气即将到来。

明日出伏。

什么是出伏

出伏表示过了三伏天,意味着伏天的结束。

出伏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出伏的时间随着入伏时间的变动而变动。每年自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入初伏,第四个"庚日"入中伏,立秋日起首个"庚日"入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出伏日是指三伏天结束后的头一天,今年的末伏以8月23日收尾,8月24日出伏。

故明日出伏。

出伏后的气候特点

明日终于就要迎来出伏了,"三伏出,暑气止"。出伏表明我们终于送走了炎热的三伏天,秋季已然拉开序幕。但是,出伏虽到,余热未散,根据经验,出伏不意味着凉爽一蹴而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可能迎来秋老虎。

谓秋老虎?

秋老虎,是指出伏后短期回热后35℃以上的天气,这种天气特点是:温度高、空气干燥、早晚温差大,因此这种天气现象也被称为"秋燥"。

明天就出伏了,今年的出伏日有何特点

明日出伏,按古代历法,明日为甲辰年、壬申月、庚申日,农历七月二十一。值得注意的是,按十二建除择吉方法推算,明天恰逢建日,离日,都是古人眼中的凶日。有些老规矩要提前了解,总比因为无知触了"霉头"要好。提醒大家,有空没空,记得:1不练、2不开、3不去、4要做。这里说的就是出伏这天的讲究。

明日出伏,标志着40天的三伏天终于走完,出伏意味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在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中,出伏有着诸多丰富的习俗和活动,再综合今年的出伏日较为特殊,接下来就具体说说。

出伏的传统习俗

出伏1不练:不要太早晨练

超长"三伏"终于要结束了,随着明日出伏的到来,气温将会逐渐由炎热转为凉爽,咱们可要多去室外活动活动,晒晒太阳。

伏天里,为了避开高温,很多人很早就出门锻炼了,早上四五点钟开始晨练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出伏后,气温变化明显,昼夜温差变大。此时晨练需要注意不要太早,以免受到寒冷的刺激,导致受凉或其他危险的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注意。

那么出伏后要怎么晨练才正确呢?

出伏晨练的时间应比在伏天里做适当推迟,清晨,雾气和露水都还没有消散。可以在早晨6点以后至上午10点前进行锻炼。因为这个时段温度适中,空气也清新,是很利于我们进行晨练的。

此外,晨练的强度不要过大,以散步、快走或慢跑为主,晨练结束,应该适当休息。

出伏2不开:不长时间开空调

出伏并不意味着天气马上就凉快了,还会呈现出"早上冷飕飕,中午热死牛"的气候特征。在温度高的时段适当打开空调是有必要的。

出伏后使用空调和在三伏天里还是有区别的,不要直吹空调,更不要长时间吹空调。晚上休息时,空调可以提前做好定时,还要盖上薄被,保护好腹部、足部和肩膀等位置,以免受凉。

此外,出伏开空调,记得设置的温度也要适当升高些,不要过于贪凉。

出伏3不去:不去河里游泳

明天农历七月廿一,按十二建除择吉方法推算,明天恰逢建日。古人认为建日是不可以进行水上活动的,以避免不可预知的危险。建日是事情的开端,在这样的日子当中,我们保护好自身的安全,不要做危险的事情。另外,农历七月历来被视为比较特殊的月份,老人总是嘱咐晚辈,不要去河边溜达,更不能去河里游泳。这其中的道理咱们可以不去深究,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这个忌讳确有道理。

出伏后,野外水域,不管是小河、水塘的水温度都会降低,很容易导致身体受凉或抽筋。

此外,出伏时段,我国很多地区仍然处于雨季,河水水位相对偏高,水流湍急,此时下河游泳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

出伏4要做:贴秋膘

出伏的传统饮食风俗有哪些?当然是贴秋膘。

"出伏三分补,贴膘正当时",出伏意味着酷暑难耐的三伏天正式落幕,伏天里,很多人食不知味,出伏后天气会逐渐变凉,是时候吃一些滋补的肉菜了,循序渐进,把丢掉的补回来。

说到出伏贴秋膘的食物,除了出伏饺子、出伏银耳羹,不得不提的就是红烧肉莫属了,咱们来看看具体做法。

家常红烧肉的做法

食材:五花肉、葱姜、八角、桂皮、香叶和豆蔻。

调料:料酒、生抽、甜面酱、腐乳、老抽、冰糖和盐。

五花肉切成小方块儿,清洗干净后焯水,捞出用温水洗干净,控干水分。

炒锅中加少许油,把香料和肉块倒入锅中炒出多余的水分,当肉块表面呈浅金色时盛出备用。

重新起锅,凉油中加适量的冰糖炒出糖色,关火后将肉倒入翻炒均匀。

加入除盐以外的调味料和热水没过肉一些,大火烧开,转中火盖锅盖炖煮40分钟。具体时间要根据肉块的大小和多少来调整。

红烧肉炖煮到软糯时,将香料挑出扔掉,加盐调味,转大火收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