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执行"克莱孟梭2025"任务时,引发了国际军事圈的关注,据法国Naval News网站报道,法国海军军官透露,在南海海域,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竟遭遇了多达40艘中国军舰的"包围",并与中国海军山东号航母战斗群正面相遇,面对如此局面,法国海军上将宣称已"做好战斗准备"。
"克莱孟梭2025"任务标志着法国海军自1960年以来首次将航母战斗群部署至太平洋地区,法国官方宣称此次部署旨在"重申法国在其拥有国家利益领域的存在",彰显法国作为印太地区参与者的角色,戴高乐号航母是法国海军的旗舰,也是欧洲唯一的核动力航母,配备约40架阵风舰载机。
可法国此次远航实际上是为了展示其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强化与美国、日本等国的军事合作,同时向中国传递信号,值得注意的是,法国作为欧洲国家,为何要航行数千海里前往南海?这显然不仅仅是所谓的"航行自由"那么简单。
根据法国军官的说法,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一进入吕宋海峡就被中国军舰跟踪,特别是一艘054A型护卫舰,在南海海域,他们发现了"30到40艘中国海军大型战舰",这一数量让法方颇感压力,同时法国军官还透露,戴高乐号战斗群还与中国海军山东号航母战斗群有过遭遇。
事实上,山东号是中国自主建造的首艘航母,满载排水量约6.5万吨,可搭载歼-15T舰载机,相比之下,戴高乐号满载排水量约4.2万吨,尽管技术成熟但在规模上处于劣势,中国海军近年来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海军,拥有超过360艘作战舰艇,而法国海军的主力舰艇仅约70艘。
面对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法国海军上将声称"已经为任何事情做好了战斗准备",但同时又强调"没有发生对抗",这种表态既彰显了法国的强硬姿态,又暗示了在实力差距面前的无奈。
法国海军最终放弃了穿航台湾海峡的计划,法国海军上将解释称"当时,我们认为穿越台湾海峡没有用,法国海军一艘护卫舰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这样做了"。
然而背后的真相或许更为复杂,面对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法国可能意识到贸然穿航台湾海峡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紧张局势,此外法国虽然与美国保持军事合作,但在对华政策上一直保持相对独立的立场,更倾向于平衡外交而非直接对抗。
法国之所以在南海大做文章,原因有二,一方面,法国在印太地区拥有海外领地,如新喀里多尼亚、法属波利尼西亚等,有约170万公民生活在这一地区,另一方面,法国试图通过军事存在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然而法国的实力难以支撑其全球野心,正如此次南海之行所展示的,面对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法国只能谨慎行事,法国海军虽然在技术上具有优势,但在数量和规模上难以与中国海军相提并论。
总结
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在南海的经历,折射出当今全球海洋力量格局的变化,中国海军的快速崛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对于法国等欧洲国家而言,在印太地区展示存在感的同时,也需要正视自身实力与战略目标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