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大志,却缺乏军事才能,他们的野心促使曹爽对司马懿更为疏远。但这种疏远并未令司马懿妄动,他依然选择隐忍,并暗中积蓄力量。他表面上辞去要职,声称自己年老体衰,但在暗地里,他悄然训练死士、积聚势力,为日后反击做准备。
司马懿的这份隐忍和不动声色,成了曹爽所不曾重视的隐患。与此同时,曹爽对自己的权势愈加自满,未意识到潜藏的危机。一次,李胜上任前拜访司马懿,司马懿故作病重,叹道"吾恐不久矣",以此示弱麻痹曹爽,实际上却等待机会扭转乾坤。
二、关键时刻:高平陵之变,曹爽被逼投降
转眼来到249年正月,高平陵政变一触即发。正月的一天,曹爽随曹芳前往高平陵拜谒先帝陵墓,几乎带走了所有亲信将领和防卫力量,京城因此空虚。司马懿等待良久的机会终于到来,他果断出手,与郭太后密谋,取得了诏命废除曹爽的权力,并迅速控制了洛阳的宫禁和关键要道。司马懿果断地掌控住了大局,利用自身威望和密布朝中的人脉,使得曹爽在高平陵进退维谷。
当时,曹爽被封锁在高平陵,亲信桓范劝他立刻带领皇帝曹芳前往许昌,号召各地将领勤王,借以重振士气。然而曹爽心中充满矛盾。他既畏惧司马懿的实力,又对"反抗"的后果不安,犹豫不决。司马懿此时传话承诺:"若投降,可保曹爽全家性命。"这句话击中了曹爽的软肋。面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曹爽不敢轻易冒险,加之对司马懿的隐忍缺乏了解,错以为他会信守承诺。最终,曹爽放弃了勤王的想法,选择了妥协。然而,这一选择却使得曹魏宗室的命运走向悲剧,投降后不久,曹爽及其家族便被诛灭。
三、假设反击:曹爽勤王号召的潜在胜算与风险
假如曹爽在当时选择了桓范的建议,号召勤王,那么他能否挽回败局?曹爽若能带着曹芳直赴许昌,以"皇帝"之名号召勤王,确实在道义上具备一定优势。各地曹魏宗室的将领,尤其是那些忠于曹家的老将,如夏侯玄、王凌等人,或许会响应勤王号召。而且,桓范随身携带大司农印信,能够调动粮草,确保后勤支援,为长期对抗司马懿提供物资基础。以皇帝的名义号令各地,曹爽若能汇聚一批将领和士兵,或许可以抵御司马懿的攻势,甚至短时间内形成一股较强的军事力量。
然而,曹爽勤王也面临巨大的风险。他的亲信将领多为文臣,军事才能有限,何晏、邓飏等人虽身居高位,但皆未历经沙场,实战经验的缺乏成为勤王之战的软肋。而曹爽自身缺乏军事指挥才能,尽管一时能汇聚力量,却未必能在战场上取得优势。此外,曹魏朝堂上的士族豪门多偏向观望,司马懿多年积累的威望以及他对朝堂的操控力,是曹爽无法匹敌的。在这些重臣心中,司马懿的隐忍和谋略更具安全感,曹爽若贸然发起勤王之战,胜算依旧渺茫。
若勤王号召失败,曹爽将失去最后的支持,曹氏家族也将陷入更大的危机。司马懿善于布局,精通政治谋略,善用人心。倘若他以"叛逆"的名义将曹爽的反抗定义为叛乱,曹爽在军事上无法取胜的情况下,便彻底陷入被动,终局仍旧难逃败亡的命运。曹爽若在高平陵反击,也许会令历史多一个激烈的战场,但最终胜败的天平依然倾向司马懿一方。这段往事深刻反映了曹魏后期的权力斗争中,忠诚与背叛、隐忍与野心的激烈博弈。
结语
俗话说:"棋差一招,满盘皆输。"曹爽当年放弃了反抗,错过了可能的唯一生机,而司马懿则抓住时机,将曹氏势力彻底压垮。从这段往事中,我们似乎可以窥见历史的无情和人性的多面。换句话说,世事难料,成王败寇,这段历史也给后人提了个醒--关键时刻,一念之差往往就是"生死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