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降水量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发)
民声天下8月18日北京快讯 转眼间,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立秋"已然来到。本周(8月18日-8月24日)的全国天气舞台,在专家看来,副热带高压保持强势,在其控制下的黄淮到江南多高温闷热天气。副热带高压北侧不断有高空槽东移,导致北方有三轮降水过程。副热带高压南侧有热带低压或季风气流北上,导致华南、西南多雨。因此,形成中间高温、南北两条雨带的"'雨热雨'夹心"结构。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发)
专家表示,监测数据表明,昨晚(17日)到今天(18日),北方的降水呈现西南-东北走向的多条雨带,对应多个高空槽和低空切变线的降水。四川盆地西部的雨带沿着地形,呈现南北走向。华南沿海的降雨,对应热带低压逆时针环流。其中,山东临邑125.9毫米出现大暴雨;内蒙古和林格尔68.1毫米出现暴雨;新疆阿克苏19毫米出现中雨;史料可鉴,三地均打破当地8月中旬单日降水量纪录。
△全国强对流天气预报(中央气象台/发)
据专家介绍,从今天下午的云图上可见,南海热带低压的环流不仅影响到了海南、广东、广西,北侧还有倒槽发展,云系推进到了湖南和贵州。另外,在北方的西风带上,有三片降水;分别为:新疆西部和北部、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内蒙古河套-山西北部、内蒙古东部和黑龙江多地。而随着位置的向西,降水的气候基础值下降,破纪录需要的数值越来越小。但是,这也说明,中西部地区一旦出现强降雨,也容易引发次生灾害。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发)
专家分析认为,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今晚到明天(19日),北方的对流可能向东南推进,南方对流向西北推进。而在西南、华南,要重点防范短时强降雨。东北、华北多地则要警惕混合型对流--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冰雹皆有。尤其是明天下午,黑龙江一带,垂直风切变较大,利于对流组织化,要警惕可能出现"飑线"。另外,甘肃、青海交界一带,低空东南风上来,叠加地形也要警惕局地对流强度超过预期。为此,今晚的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发)
面对如此激烈的局面,专家进一步解释称,未来因为副热带高压保持强势,继续向我国输送水汽;北方又不断有高空槽东移,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因此,华北、东北一带会形成冷暖空气的频繁交汇,或者华北一带有些就是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暖区对流降雨。由此,这将导致降雨频繁且雨量较大。而在形势上,有些类似7月下旬,山区尤其要警惕次生灾害的发生。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发)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强调指出,如专家所言,形势上研判同样不难发现,在副热带高压南侧,不断有季风气流涌上来。今晚到明天,还有热带低压北上;在此之后,低压减弱西行;但是,对水汽的引导作用还在。因此,南方的降水,未来的核心区会从华南向西南地区转移,强度也会呈现减弱趋势。不过,西南的山区地质条件相对脆弱,也要警惕频繁降雨,可能诱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