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开第六代战机F-47的渲染图

美国公开第六代战机F-47的渲染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布,选定波音公司来执行生产美国第六代战机项目,并将新一代战机命名为F-47,该战机将接替F-22"猛禽"战斗机,成为美国未来数十年最重要的"空中优势"战斗机。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奥尔文近日在社交媒体披露了F-47的核心参数,这款被冠以"隐形++"标签的战机,搭载两倍音速、千架无人机协同的"空中蜂群",号称要"主宰未来30年的天空"。然而,F-47的登场,看似是技术迭代,实则是美国对"失去制空权"的深度恐惧催生的"救命稻草"。

美公布第六代战机更多细节

5月13日,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奥尔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张信息图,披露了F-47战斗机和为其配备的无人驾驶"协作战斗机"(CCA)的最新细节,这两款飞机的研发工作都在美国"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当中。

从披露的信息图来看,F-47的作战半径将超过1000海里(约合1852公里),大大超越将被F-47取代的F-22"猛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590海里)。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图中特别强调的"协作战斗机"系统包含两种无人机型号:一种侧重电子战与侦察,另一种专司武器投射,这种有人-无人编队模式将单架F-47的火力覆盖范围扩展至传统编队的3倍。

此外,信息图还显示F-47的隐形能力将达到"隐形++",超过了F-22("隐形+")和F-35A("隐形"),这表明新战机的全雷达频段隐形能力将得到提升,红外特征将大幅降低。而且,F-47的飞行速度预计将超过2马赫,即超过两倍音速。奥尔文证实,美国空军计划采购超过185架F-47战斗机,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用F-47取代F-22。

技术解剖F-47的"三板斧"

从国防专家和美国空军此前的表态来看,F-47及其协作战斗机对整个印太地区的行动意义重大。F-47的先进能力,尤其是更大航程与经过提升的隐形能力,旨在对抗中国在印太地区先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曾警告说,中国制造先进战斗机的能力正在超越美国,很可能阻止美国在第一岛链内获得制空权。美国空军高层的算盘很清晰:用F-47+无人机的"黄金组合",在热点区域打造"可进可退"的弹性战力。正如奥尔文所说:"这不是一架飞机,而是一个能自我进化的战斗生态系统。"F-47的"三板斧"到底是什么?现在让专家为大家进行技术解剖:

1.航程

从"腿短"到"跨太平洋(3.680, 0.02, 0.55%)踹门"

F-22的590海里作战半径曾是美军心病。在印太广袤海域,F-22若从关岛起飞,需多次空中加油才能触及中国沿海,而加油机恰恰是解放军远程导弹的"活靶子"。F-47的1000海里航程,意味着它可以从澳大利亚、夏威夷甚至美国西海岸直扑台海或南海,全程不依赖加油机。

2.隐身

从"躲雷达"到"骗体系"

F-47的"隐形++"不仅是雷达散射截面(RCS)的指数级降低,更是针对中国近年突破的量子雷达和红外追踪技术。其蒙皮采用动态可变纳米涂层,甚至能根据战场环境自动调整外形,号称"连电磁波的影子都不留"。美军试图用这种"全频段隐身"破解中国空防的"天罗地网"。

3.协同作战

无人机"蜂群"改写空战规则

F-47真正的杀招在于"人机协同"。每架F-47将指挥4~6架YFQ-42A/YFQ-44A无人机,组成"有人机+无人僚机"的空中编队。这些无人机既能充当诱饵消耗敌方导弹,又能携带电子战设备瘫痪对手雷达,甚至直接发起自杀式攻击。美军计划采购超1000架此类无人机,用"廉价消耗战"对冲中国导弹的"饱和打击"。

F-47能否成为美军主战机种

一代战机从型研到样机、首飞、定型,到批量生产,交付作战部队,再到形成战斗力,是一个时间较长、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F-47能否成为一代成功的主战机种,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认为至少面临三方面挑战:

首先,F-47的研发面临研制费用昂贵和防务开支削减的问题。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宫,在对军队进行"重整美军战斗力"改革的同时,宣布在他的4年任期内,每年削减军费开支8%。据估计,F-47的整个研制费用将达500亿美元,每架平均3亿美元。如果按照计划生产414架,总的支出则超过1000亿美元。特朗普政府如果真的削减年度军费开支,F-47昂贵的研制、生产费用又如何支付?

其次,盟友的不信任使得F-47不可能靠盟友联合研制摊薄成本。战斗机研制历来成本高昂,为了降低美国承担的研制费用,于是采取与盟国联合研制的方式,一方面摊薄研制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生产架次摊薄生产成本。然而,特朗普此番上任后切断对乌克兰的武器支援和情报共享的做法,使得其在F-35战机上设置"致命开关"的问题浮出水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想在F-47研制生产上效仿F-35的方式恐怕很难实现。

第三,技术不确定性也会影响F-47的成败。美军装备研制因技术问题导致半途而废者不乏先例,"科曼奇"直升机、"十字军"火炮都是在耗资百亿美元之后被迫放弃的。现在距首架F-47入役的2030年还有5年,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其是否能够按计划服役很难说。

专家分析

F-47战力存疑 服役前景堪忧

虽然与美军现役第五代战机相比,F-47在航程、隐身能力和综合作战能力等方面均有提升。但军事观察员张学峰分析认为,F-47服役前景堪忧。

美国空军在社交媒体上以"主宰天空"为题发布宣传视频,回顾了美国第一代到第六代战机的发展历程。视频中出现的一架采用高度隐身设计、具有扁平机身和无尾翼特征的战机正面图片,被外界认为可能就是F-47战机。张学峰认为,美国F-47战机这种遮遮掩掩的亮相方式反映出美国空军的不自信,其鸭翼气动布局的设计特点,表明美国在第六代战斗机研发上缺乏足够的技术储备。

对于F-47的服役前景,据美国媒体估计,该型战机可能要到本世纪30年代才能投入使用。但在张学峰看来,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保障,美国F-47战机即使"带病"服役,其实际部署进程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服役前景堪忧。"首先,资金保障存在困难。美国空军经费捉襟见肘,多个项目已出现超支和延期问题;其次,波音公司自身是否具备研制六代机的实力目前存疑。波音公司自21世纪以来尚未研制过全新战斗机。在发布六代机渲染图后,其设计方案本身也引发了业界质疑。即使该项目得以推进,超支和延期的情况恐怕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