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今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再过几个月就过年了。
公历11月10日,可能只是个日历上轻轻划过的日子,但农历的十月初十,那可就不简单了!在咱们老祖宗的眼里,这日子可是"十全十美"的吉祥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间流传着许多富含深意的老话和俗语,它们不仅承载着祖辈们的智慧,还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其中,"十月怕初十"这一句老话,听起来颇为神秘,让人不禁好奇其背后的含义。
你知道吗?在一些地方,十月初十被看作是"丰收节",农村老人说,旧时的人们在这一天,会聚在一起,感谢天公作美,赐予的满满当当的收成。他们还会摆上糍粑、五谷杂粮饭、南瓜汤、丰收鱼宴,这些不仅仅是美食,更是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而说到壮族地区,比如桂西的马山、上林、忻城、都安那些地方,十月初十简直就是他们的"双喜节",村里村外,到处都是喜气洋洋,青年男女们选择这天喜结连理,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嫁娶、订婚的欢乐海洋里,人们祈福、讨彩头,每一个习俗都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还有,水仙尊王的神诞日也恰好是这天,夏禹的传说,让船员、水手们心生敬畏,他们祭拜、祈求,希望大海能温柔以待,让每一次出海都平安归来。
十月初十,真的是个寓意满满的日子,聚餐、聚会,人们用这种方式庆祝丰收,敬仰神灵,更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你知道吗?十月初十通常还在小雪节气的前后,农村老一辈的人们,还会根据这天的天气,来猜猜冬天会不会冷,明年的庄稼会不会有个好收成。
农民种地十分关注天气情况,农村老人说:"最怕十月初十是晴天",晴天咋就可怕了呢?咱们来听听老祖宗的农谚怎么说。
"十月初十落,冬寒无路行",就是说,如果十月初十下雨或下雪,那冬天可就冷得让人不想出门了。
"十月初十晴,上京不戴帽",这句更直白,十月初十如果是个大晴天,那冬天就暖和得跟春天似的,连帽子都不用戴了。
所谓小阳春,可不是指春天的天气,而是在农历的十月份的时候,天气还温暖如同春季一般。而根据古人的干支历来划分,这个期间是处于孟冬,即立冬到小雪这段时间,并且它是干支历的亥月,因此传统习惯上,就把农历十月称为"小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