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11月11日是中国空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人民空军也正式公布了新型隐身攻击无人机"攻击-11"。
这引发了美国"战区"网站的关注,在11日报道中,"战区"网站称,在上月曝光的卫星图像显示攻击11飞翼隐身无人机已进入"半作战状态"后不久,中国首次公布了该机的空对空飞行视频。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式宣布,这型无人机的正式名称为"玄龙"--而美国人将这个词翻译成"神秘龙"(Mysterious Dragon)。
"战区"网站表示,这是中国在隐身无人机发展上的重要一步,未来中国将会有更多隐身无人机。不过这个美国军事网站依然宣称"攻击-11尚未进入服役"。

飞行中的攻击11@人民空军
这段视频出现在解放军空军为纪念建军76周年发布的约30分钟宣传片的结尾部分。片中不仅展示了攻击-11无人机从机库滑出、起飞与飞行的画面,还首次显示它与歼-20隐身战斗机、歼-16D电子战机编队飞行的镜头。
视频中另一引人注目的片段,是歼-20从机腹内置弹舱中发射中程空空导弹(可能是霹雳-15)的画面,这在官方公布的视频中尚属首次。
"战区"评论说,攻击11与歼-20、歼-16D这两型现役最先进的有人战机同框飞行,意义非凡。尤其是歼-16以及双座版歼-20,他们被美国方面认为可能充当"空中无人僚机控制平台",用于指挥攻击-11一类的隐身无人作战飞机。
攻击-11的研发始于十余年前,被普遍认为可执行纵深打击与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其飞翼布局兼具高隐身性与长航时能力,相比有人战斗机能在空中停留更久,同时具备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未来,它或还会拓展至空战与电子战等任务领域。
在2025年8月6日至9月5日期间的卫星图像中,至少三架攻击-11被发现停放于中国西藏的一处空军基地--这是一个军民合用、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机场,靠近中印边境。此举被认为是攻击-11已进入作战测试甚至初始服役阶段的强烈证据。
攻击-11的原型机最早于2013年首飞,但当时外形隐身性能有限。随后经过多次改进,在2019年北京阅兵中亮相的新型样机已拥有经过重新设计的尾部和排气口,隐身性能大幅提升。在被发现出现在日喀则及本次官方视频之前,攻击-11主要活跃于新疆一处大型试验基地,这里长期被认为是中国无人作战飞机测试的核心场地。其模型也多次出现在阅兵或海军训练设施中。

美国商业卫星拍摄的,在西藏部署的攻击11社交媒体
2025年9月3日,北京阅兵中再次出现的攻击-11"模型"(战区网站称之为模型,观察者网注)进一步显示了其在解放军体系内的地位。不过有意思的是,"战区"网站的配图是一架攻击-21。
中国显然有意让攻击-11或其衍生型在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上运作。不过"战区"网站依然不知道2个月前我方已经公布攻击-21舰载无人机,继续推测攻击-11的舰载版本有可能是"攻击-11H"。最新图像甚至显示,一种舰载化版本已进行了飞行试验,机尾挂钩放下,明显用于着舰回收测试。
攻击-11的发展反映出中国在隐身飞翼无人机领域的持续重金投入,这与美国军方近年来淡化类似项目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在此领域长期"按兵不动",公开资料中几乎没有可比的飞翼UCAV项目。
与此同时,俄罗斯、印度、土耳其、法国等国也在加大类似无人机的研发力度。
另一型中国隐身飞翼无人机--彩虹-7(CH-7),近期也首次被拍到空中飞行。与地面展示的样机不同,CH-7在飞行状态下增加了外倾垂尾,推测是用于包线扩展测试。
此外,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在西北某基地还测试了两种更大型的飞翼无人机。这些现象足以说明,中国正在大规模布局飞翼隐身无人作战飞机,无论陆基还是海基版本都在同步推进。
在报道最后,"战区"表示,攻击-11已基本具备作战化条件,其正式进入空军序列只是时间问题。而在它之后,中国的更多飞翼无人机与其他类型先进无人机也将陆续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