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是较大的公司,台湾地区是较小的公司,若大公司要并购小公司,就要由大陆提条件,不提条件就要并购小公司,是岛内民众无法接受的。"这句话是赖清德接受专访时,对两岸关系的评价。

赖清德首次公开谈及两岸统一问题,便抛出"公司并购论",其核心有三层含义:

其一,偷换概念,将两岸关系扭曲为"公司并购",暗示台湾地区是独立个体;其二,转移焦点,强调"大陆要先开条件",实际上是为拒绝承认"九二共识"找借口;其三,将台湾民众利益与"台独"诉求捆绑,把大陆维护国家主权的行动污名化为"以大欺小"。

这种伎俩,与其2024年就职时叫嚣"两岸互不隶属"、2024年10月"双十讲话"再提"两国论"一脉相承,本质仍是"新两国论"的变种。

说实话,赖清德罕见直面谈两岸统一问题,他的回答并不意外,毕竟他是顶着"务实台独工作者"上台的,本质上就是投机,但国民党的立场也让人生疑。

朱立伦质问道:"是要准备卖台吗?只要条件合适,台湾是可交易的商品,统一可以谈。"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则伃表示,主权不是商品,也不是能够讨价还价的股份买卖,赖清德的说法等于承认台湾地区是可以被并购的对象,只是看价格合不合适。

国民党这两个人的讲话,表面上看起来很犀利,实际上是在故意绕开最关键的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根本不存在什么"主权"问题。不管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现在都没搞清楚状况。

若非大陆一直保持克制,考虑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台湾方面哪有什么资格讨价还价?台湾问题从来就只有回归祖国、实现统一这一条路,说什么"并购"完全是在偷换概念。

倒是国民党这种两面派做法令人不耻。他们一边利用和大陆的关系在岛内捞取政治资本,吹嘘只有他们能和大陆对话;另一边又说些违背"九二共识"、带有"台独"色彩的话。这种暗戳戳搞小动作的做法,比赖清德明目张胆搞"台独"还要可恶。说白了,他们就是想左右逢源,既想从大陆这边捞好处,又想讨好岛内的"台独"势力。

国民党对赖清德的批评,也揭穿了他"台独"立场的虚伪本质--就是见风使舵,只要条件够好,他随时可以放弃所谓的"台独"主张。这种一会儿"抗中"、一会儿又想讨好大陆的摇摆态度,充分暴露了他既想保住"台独"支持者,又幻想大陆会做出让步的投机心理。

最近国际形势变化很大:美国在中美贸易战中释放缓和信号,特朗普突然提到"两岸统一",中国武器在印巴冲突中展现强大实力。这些变化让赖清德慌了神,生怕被美国抛弃。所以他在就职一周年这个时间点抛出"并购说",其实就是想见机行事,给自己的"台独"形象洗白。这些充分说明,赖清德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

站在大陆的立场看,赖清德这一年的所作所为,大陆已经不再对他抱有任何幻想。他嘴上喊着"两岸互不隶属",暗地里推动"去中国化"教材、删除军校历史课程,甚至把台湾汉族人口硬改成"其余人口",摆明了要把分裂路线走到黑。

只是国民党是不是也该趁机表表态呢?这种既想蹭大陆的交流红利,又不敢旗帜鲜明反对"台独"的投机心态,和赖清德的政治操弄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呢?

大陆的耐心不是无限的。过去一年解放军三次环台军演,对美台军售实施精准反制,已经用行动证明"台独"越猖狂,统一进程只会加速。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统一",而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统一"。大陆早已把话挑明:对待顽固"台独"分子绝不会手软,留给民进党和国民党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