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会遇到多少人,又会走散多少人。有些人成了你生命里的光,而有些人,却成了你躲不开的劫。

细细想来,很多时候的烦恼与祸患,并非天降,而是源于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举动。

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言语和行为的力量,远超我们的想象。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安稳顺遂,就要懂得为人处世的智慧。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管好自己的嘴,收敛自己的行为。请务必记住下面的"三不说,四不做",这不仅是社交的技巧,更是人生的修行。

管好嘴巴,有三不说

一、不说怨话,免得晦气上身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越是喜欢抱怨的人,日子往往过得越不顺。

他们抱怨工作累、薪水低,抱怨伴侣不体贴,抱怨孩子不听话……仿佛全世界都亏欠他。

可抱怨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它除了像口臭一样熏走你身边的人,带来负能量,再无任何益处。作家亦舒说得好:"情绪这种东西,非得严加控制不可,一味纵容地自悲自怜,便越来越消沉。"

把抱怨的力气,用在改变上,你会发现,天宽地阔,路也就顺了。 少说一句怨话,就多一分清净,福气自然愿意与你亲近。

二、不说狂话,免得惹祸上门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取得了一点小成就,就沾沾自喜,四处炫耀,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这种行为,在智者眼中,是最大的愚蠢。

你的"狂",在嫉妒你的人眼里,是刺;在比你强的人眼里,是笑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过分的张扬,只会为你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嫉妒。

真正的丰盈,是内心的安静,而不是外界的喧嚣。 学会闷声发大财,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才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

三、不说明知故问的"废话",免得伤了人心

"你最近是不是胖了?" "你怎么还没结婚啊?" "你这件衣服很贵吧?"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脱口而出一些自以为"关心"的话,却不知这在别人听来,句句扎心。别人明显的难处和尴尬,你偏要点破,这不是耿直,这是没情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与人交往,最怕的就是这种"无心之失",它会像一根根小刺,慢慢消耗掉你们之间的情分。

守住行为,有四不做

一、不做"热心肠"的裁判

别人的家事、私事,不清不楚,不深不入。

很多人总喜欢站在道德高地上,对他人的生活指指点点。却忘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没经历过别人的人生,就没资格去评判别人的对错。

不轻易介入别人的因果,是一种善良,更是一种智慧。守住自己的边界,是对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二、不做"无所谓"的失信人

"小事而已,不用那么较真。" "我就是随口一说,你还当真了?"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的信用,是在一件件小事中建立起来的。今天你答应的小事没做到,明天别人就不敢把大事托付给你。

不要轻易许诺,许诺了就要全力以赴。信用,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一旦破产,再难翻身。

三、不做"占便宜"的小人

一顿饭、一次打车,总想着让别人买单;工作中,总想把最轻松的活儿揽下,把最难的推出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一杆秤,讲究的是平衡。你总想占便宜,占着占着,朋友就没了,路也就走绝了。

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愿意吃小亏的人,往往能赢得人心,收获大福报。

四、不做"断人路"的恶人

得饶人处且饶人,给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谁都有可能犯错,谁都有可能陷入低谷。在别人落难时,踩上一脚,断了别人的后路,看似解气,实则是在为自己埋下祸根。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是顺境?今天你给别人留的退路,或许就是明天你自己的出路。

写在最后:

与人交往,说到底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修的是我们的嘴,炼的是我们的心。

当你学会了"三不说,四不做",你会发现,身边的闲言碎语少了,生活中的磕磕绊绊少了,心里的烦恼和戾气也少了。

日子,自然越过越顺,福气,自然不请自来。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