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以后,不仅没感觉到冷,反而有了些许的回暖,温度一直在十五六度的样子,很舒服。不两天温度开始下降了,这不一下飙到了-4度,翻开日历一看,原来是小雪节气快到了。不得不感叹老祖宗的智慧,节气一到,立马变天。
俗话说不到"小雪不寒",作为冬天的第二个节气,小雪时节要明显变冷不少,加上雨雪等形式的降水量增加,所以你会感觉到有些湿冷。而且光照的时间以及强度都在一天天变少,届时我们一定要注重阳气的补充,其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抗寒能力,也能巩固免疫力。
今日小雪,别忘炖3肉,煮2果,温阳润燥护元气,温暖过冬

炖3肉:
炖羊肉:冬日暖身"黄金甲"
天冷了,热水要喝,肉更要吃滚烫的。羊肉,这可是补阳益气的"扛把子"。它的肉质细腻,经过长时间炖煮,变得软烂不柴,入口带着天然的鲜美。它能实实在在地温阳益气,固守元气,快速驱散体内的寒气,让你的胃和身子都暖和起来。
切上两斤新鲜羊腿肉,肥的部分可以先单独切下来。先把大块羊肉倒进宽水锅里,煮沸后再咕嘟十分钟,把浮沫和血水去干净,捞出。
另起一锅烧热,把刚切下来的羊肉脂肪煸炒,直到焦黄出油。如果油少,稍微加点素油热透。接着倒入焯好的羊肉,放几粒花椒、葱段姜片,快速翻炒,炒出肉的水汽。
关键一步来了,加一勺豆瓣酱,这是让羊肉香气四溢的秘诀。再倒一点生抽提鲜,放入一把葡萄干,别小看它,能让羊肉的口感更丰富。炒到肉块均匀上色后,赶紧倒入滚烫的热水,水量要没过羊肉。
全程密封,小火慢炖足足两个小时。肉烂汤浓时,加点盐调味,再用大火收一下汤汁。最后撒上一把香菜,那香味,谁闻了都受不了。

炖排骨:全家老少都爱的滋补品
排骨,同样是越吃越暖和的肉食。它的肉质细嫩,嚼起来还有骨香。它能为你缓解疲惫,补益气血,还能强壮筋骨,抵抗力也能跟着提上来。每周炖上一两次,身体素质蹭蹭往上涨。
想味道更醇厚,可以搭配黄豆一起炖。黄豆需要提前洗净,用清水泡发。
排骨剁成小块,多冲洗几遍去除血水。冷水入锅,加入少许料酒和姜片,煮沸后撇去浮沫,煮透后捞出来。
锅子洗干净重新烧热,倒油烧热。倒入排骨块,炒到焦香金黄。加入几块冰糖,少许酱油和八角,还可以放两个干辣椒,炒到排骨上色后,立刻加热水浸没排骨。
小火慢炖一个钟头后,把泡好的黄豆捞出来放进去。加盐调味,再炖四十分钟。直到排骨软烂脱骨,黄豆也变得沙糯入味。撒上一些小香葱段,翻炒几下,马上关火。
炖鸡:天气寒冷增加热量健壮身体
羊肉太烈,有人吃了上火。土鸡就柔和多了,性平,管你是三岁娃娃还是八十奶奶,都能来两筷子。板栗是"肾之果",和鸡一起炖,补得悄无声息,不上火不口干。冬天容易腰酸腿软、睡不沉的,喝这汤准没错。
煮2果:
第一果:雪梨
冬天屋里暖气一烘,嗓子干得像撒哈拉。梨是润肺的老手,煮过之后寒凉没了,只剩清甜。加点料,止咳比糖浆还管用。

懒人做法:
1、雪梨一个,别削皮,用盐搓洗干净。甘蔗去皮后切成小块。
2、雪梨甘蔗放入砂锅里,加入适量的纯净水,大火煮开。
3、然后转中火炖煮20分钟即可,喜欢喝甜的可以再加一点黄冰糖!
吃法: 喝汤吃梨肉,连皮一起吃,效果最好。睡前两小时吃,夜里不咳嗽,早上嗓子不冒烟。
第二果:苹果
苹果生吃刮油,煮吃养胃。冬天水果凉,胃弱的人不敢碰,煮一煮,软烂香甜,胃酸、胃胀全缓解。它果胶煮后更稳定,像给胃黏膜糊了层保护膜。

懒人做法:
1、苹果两个,削皮去核,切成滚刀块。接着准备银耳撕成小块,山楂去核备用。
2、银耳红枣冰糖加入适量清水,然后大火煮开,煮出胶。
3、接着放入苹果煮个七八分钟,然后加入枸杞再煮1分钟即可出锅。

升级版: 煮好打个荷包蛋进去,蛋花裹着苹果,甜香暖胃,当早餐或下午茶,比奶茶强一万倍。
收尾说两句
这六样,没山珍海味,全是菜市场里唾手可得的东西。但小雪后,它们就是咱老百姓过冬的"标配"。肉炖烂、根蒸透、果煮软,看似简单,却是给身体打底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