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最近再度"眉来眼去",对于美国打算在菲律宾重建一座"军火库"的计划,菲方迫不及待地表示"欢迎"。
近日,据菲律宾通讯社报道,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在公开场合表示,对美军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建立弹药生产和储存设施的可能,持开放态度。菲方"大方"地将自己的国土用来给美国当"军火库",目的丝毫不掩饰,就是打算通过此举来证明自己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价值--作为针对中国的前沿阵地。
【菲方心甘情愿成为美国的弹药库】
美军想重返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欢迎
这不是美军头一回表现出想要"重返"菲律宾的意向,小马科斯政府也一直在积极响应此事,好像这是一件多么"光彩"的事情一样。
至于美方为何如此重视这里,还要和菲律宾独特的地理位置联系起来,菲律宾地处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关键节点,与中国台湾、南海等热点区域相邻,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美军选择在苏比克湾建立弹药生产和储存设施,实际上是在中国家门口布设军事力量,这种做法本身就极具挑衅性。
在过去,苏比克湾曾是美军长期驻扎的基地,其象征意义远超实际军事价值,如今菲律宾政府对美军重返该地持开放态度,无疑是在挑战中国的底线。
而菲律宾之所以"打蛇随棍上"积极响应美方,自然也有自己的"算盘":想要在美军提出的"远征前进基地"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不是美菲第一次在这个问题上试探中方的反应】
从战术层面来说,若美菲勾结之下真的将这座"军火库"建成,则意味着美国将在靠近中国的地方拥有一座"前沿阵地",这意味着一旦发生冲突,美军可以快速调动预置装备,在短时间内形成作战能力。
当然,这种军事部署本质上是将菲律宾置于潜在冲突的第一线,使其成为大国博弈中的"前哨阵地"。
只要稍微了解一点历史,就不难总结出一个规律:当一个国家被外部势力用作战略跳板时,往往会在冲突爆发时承受最直接的风险,例如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中,美军见势不妙撒腿就跑,当地民众却至今仍在为美军的所作所为"买单"。
更可笑的是,菲方非但对这种前景一无所知,还在最近试图通过与立陶宛强化防务关系来提升自身地位。
立陶宛防长还对台海局势以及中方在南海的行动说三道四,和菲律宾"惺惺相惜"地表示都有个"敌对邻居",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沆瀣一气"。
如果说立陶宛和菲律宾真的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也只有心甘情愿充当美国的"棋子",正置身于危险之中而不自知。
【美军将借助武器库迅速完成整备】
紧跟美国的菲律宾,最后的下场一目了然
可以看出,菲律宾近年来不断向美国靠拢,试图借助外部力量来平衡自身的地缘劣势。
但历史反复证明,依附于某一强权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安全,反而可能使小国沦为"棋子"甚至牺牲品。
别看美国从来不缺盟友,但美方的战略布局也从未对盟友的安全考虑过,而是基于其全球霸权逻辑。
菲律宾若持续为美军提供军事便利,实质上是在为美国的全球干预政策买单,一旦冲突爆发,美军可以随时撤离或转移,而菲律宾则只能被动承受后果。
回顾美国在中东、拉美等地的"盟友"命运便可看出,美国往往在危机来临时选择"止损退出",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地区与无力应对乱局的本地政权。
菲律宾国内并非没有明白人,菲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就曾公开批评总统马科斯过度倒向美国,并呼吁保持中立。
这种高层之间的分歧暴露出菲律宾这个国家战略的混乱性,而一个国家如果无法在重大安全问题上达成一致,其外交政策就会显得摇摆不定,极易在国际博弈中被边缘化。
其实菲方也非常清楚,和中国对抗的代价菲方承受不起,面对美方的要求时,菲方往往是量力而行,派海警船、公务船跑到中国岛礁周边徘徊一下还可以,真让菲方采取军事手段,既超出了菲方的能力,也高估了菲方的勇气。
但这并不意味着菲方就能在这个过程中保全自己,中方刚刚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正是对其不当言行的回应。
这种制裁不仅是对具体个人的惩戒,更是对菲方释放明确信号:任何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由此可以看出,菲律宾现在已经走在了危险的边缘,无视中方的警告,菲方的下场可想而知。
【和美国勾连的势力最终沦为了"炮灰"】
中国在南海布下天罗地网,美军敢来就被"瓮中捉鳖"
面对菲律宾的一系列挑衅行为,中国政府始终表现出高度克制,同时也在多个层面做好了应对准备。
自今年6月以来,中国海警持续加强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执法巡查,防得就是菲方有什么不切实际的野心。
按照以往经验,在南海巡航的除了海警部队外,我军在南海的演习也越发频繁,这既是对非法活动的震慑,也是对自身防御能力的检验。这些行动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有能力、有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国海警在黄岩岛巡航】
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但在面对挑衅时也绝不退让,我外交部曾多次重申,中方愿意与菲律宾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但前提是菲方必须停止一切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
希望菲方能够尽早认清现实,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的事情,反之若真的将苏比克湾改造成美军的"武器库",到头来只会反噬菲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