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中期选举结果初步已经确定,尽管还没有最终宣布结论,但是从当前统计的票数看,大局已定。新华网消息,对超97%的选票统计结果显示,马科斯阵营在这次选举中确定获得参议院12个席位中的5席,杜特尔特家族确定获得4席,其中有1席即得到马科斯家族支持,又得到杜特尔特家族支持,剩余的2个席位则是被阿基诺家族获得。阿基诺家族在退出菲律宾政坛后,一直没有存在感,这次突然获得2个席位,说明菲律宾政坛正在酝酿大变化。

1

家族政治生死战,家族博弈下的政治洗牌,透露出来完全不同的信号。马科斯阵营预期获得8个席位,最少能获得7个席位,但实际上只得到5个席位,加上一个双重支持席位也就是6个。马科斯阵营在地方选举中表现疲软,仅1人跻身最受欢迎参议员前五名。杜特尔特家族尽管获得席位数没有超过马科斯,但是能获得5个席位,这对于保住莎拉副总统职位也至关重要。按照规定,参议院弹劾莎拉需要得到三分之二席位,按照目前情况,莎拉能够较为轻松的过关。

杜特尔特阵营的现任参议员克里斯托弗·吴以2649万票高居榜首,现任参议员罗纳德·德拉罗萨则以2027万票排名第三,说明杜特尔特阵营还是有较高民意基础。沉寂多年的阿基诺家族以黑马姿态斩获2席,其候选人巴姆·阿基诺(前总统阿基诺三世表弟)以1680万票高居参议院选举第二位。尽管阿基诺家族的2名候选人都强调他们不代表任何家族,试图给菲律宾民众耳目一新感觉,但是他们很难脱离与阿基诺家族的干系。

权力运作机制,血缘、暴力与地方割据,菲律宾政治的家族现实短期内很难松动。菲律宾的家族政治是该国政治生态的核心特征,其权力结构、利益分配及国际博弈均围绕少数政治家族展开。菲律宾近80%的国会议员来自政治家族,权力更替本质上是血缘与地缘的排列组合。马科斯家族则依托北伊罗戈省的水稻产区绑定佃农选票。杜特尔特家族通过控制棉兰老岛的地方武装与警务系统,长期掌握南方40%的基层资源。

"南北分治"模式使家族联盟成为选举工具,但缺乏政策共识,这也是菲律宾很难实现整合的基本原因。马科斯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的联合,使得马科斯轻松获得总统职位,但是很快就因为利益分配问题导致两大家族决裂。暴力合法性与强人政治成为菲律宾主色调。从马科斯时代的戒严统治到杜特尔特的"禁毒战争",暴力始终是家族巩固权力的手段。杜特尔特在达沃市以"死亡小队"降低犯罪率,马科斯则通过戒严法外处决异己,暴力成为选民"安全焦虑"的止痛剂。

2

阿基诺家族卷土重来,说明菲律宾求变心切,但根本性转变十分困难。总统马科斯支持率从2024年2月的42%暴跌至25%,不支持率飙升至53%;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杜特尔特之女)支持率逆势攀升至59%,成为菲政府唯一支持率上升的高级官员,这是民意的变化。同样阿基诺家族力量东山再起,也是菲律宾民众厌倦了马科斯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的内斗,开始寻求新的变化的体现。

阿基诺家族卷土重来,旧王朝的借尸还魂,更是顺应求变民意的胜利。巴姆·阿基诺团队发起"政治重启"话题,播放阿基诺夫人1986年推翻马科斯独裁的历史影像,主打"面包优先于子弹"的民生口号,直击通胀、失业等痛点,三天点击量破亿,唤醒民众对民主化时代的怀念。若阿基诺派与杜特尔特阵营结盟,或将推动宪法改革,限制政治家族权力,重塑菲律宾政治生态。年轻选民推动的"不要王子要面包"运动,或倒逼菲律宾限制政治家族世袭特权。

3

旧王朝的黄昏与新菲律宾的胎动,菲律宾未来或出现大变局。《金融时报》评论指出,"当旧王朝在缠斗中耗尽最后一丝威望,新菲律宾的胎动已清晰可闻。"马科斯的挫折、杜特尔特的铁窗政治学、阿基诺的借尸还魂,共同勾勒出一个国家在撕裂中寻求变革的复杂图景。资源分配与司法工具化,外交政策家族化,这种家族捆绑菲律宾的现状已经开始引起菲律宾民众不满,变革势在必行。

政策停滞与治理失效,社会撕裂与地方对立等结构性矛盾也将催生大的变革。菲律宾外债在2025年达1,468亿美元,经济命脉受制于国际资本。家族斗争导致关键政策中断,例如莎拉辞去教育部长后,教育改革计划搁置;马科斯为修宪延长任期,分散经济复苏资源。治理空转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国际投资者对菲律宾稳定性信心下降。南方达沃市的反马科斯集会与北吕宋岛的亲政府示威形成地域对抗,地方领导人因家族忠诚度差异疏远中央。

家族政治的治理失效正倒逼制度变革。例如,民间组织推动的和平运动试图填补政治真空,而法治建设、透明化权力分配机制的引入可能逐步削弱家族垄断。血缘垄断与民主诉求的冲突、暴力合法性与法治建设的对抗、地缘依附与国家独立的张力等矛盾交织,菲律宾短期内很难摆脱当前家族政治困局。但是剧烈动荡的结局就是,普通民众的福祉成为这场权力游戏中最大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