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住建部重磅发声!就在今天下午,住建部部长倪虹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回答了不少楼市相关问题。

其中,重点提到了:把降息、增贷、减税等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出来,惠及更多人民群众。继续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加大"白名单"贷款投放力度,充分保障项目建设交付。

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倪虹表示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坚决"稳住楼市",重点做好四件事:

第一,巩固政策"组合拳"效果,把降息、增贷、减税等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出来,惠及更多人民群众;继续打好"保交房"攻坚战,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加大"白名单"贷款投放力度,按照"应进尽进、应贷尽贷"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全部纳入"白名单",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持,充分保障项目建设交付。

第二,努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今年将在去年新增100 万套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稳妥推进货币化安置,让城中村居民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实现早入住、早安居,也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在实施中,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拆除后重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方式,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通过拆除后重建、改扩建、原址重建、抗震加固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危旧房改造。

第三,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安排4.4万亿元,其中,一个使用方向就是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我们将支持地方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充分行使自主权。收购的商品房,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人才房、青年公寓和职工宿舍等。

第四,改革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住房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针对"好房子"这一概念,在此次会议上也有所提及,重点从3个方面抓好落实。

第一,立标准

标准水平决定房屋品质。我们在调研时了解到,大家对"好房子"的有几个"度"特别关注,房间的高度、温度、湿度、净度和亮度,还有采光度,就是希望住的房子层高高一点儿,通风、采光好一些,密封性、隔音性强,室内空气洁净、温度适宜,既不干燥、也不湿冷。近期,我们正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也在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有一项,把住宅层高提高到不低于3米。

第二,强科技

"好房子"离不开新科技,"好房子"和新科技可以相互成就。一方面,我们将大力推广惠民实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着力解决隔音不好、渗漏、开裂、反味等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全屋智能。住在那样的"好房子"里,灯光可以自动感应,窗帘可以语音控制,温度湿度可以智能调节,人的健康可以实时监测,甚至冰箱里肉蛋奶少了还会温馨提醒,就像有了一个贴心的"管家"。

第三,抓项目

不同面积、不同价位都有不同的好房子。我们将举办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引导设计师针对多样化居住需求,精心地、 有创意地设计出不同户型、不同面积的"好房子",让每一平方米都能物尽其用、物有所值。

我们将推动城市和企业加快建设"好房子",大力推广"好房子"。当然"好房子"不仅要有好标准、好建造,还要有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