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某地针对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提出一系列减负措施,其中要求"严禁在考察考核、监督检查、起草文件等工作中,以各种理由要求地方单位起草初稿",引发基层干部关注。

出于工作需要,上级机关起草一些文件,确实需要基层参与,听听基层的声音,集中群众智慧,借鉴吸纳基层的做法经验等,但上级机关"主笔"的角色不能错位。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把"主笔"变成找人"代笔",动不动就让基层"拿个初稿"。比如,有的在对下级单位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后,提提思路、要求,指定一个部门"汇总下情况";有的在调查研究中,只限于到基层转、看、听,让基层干部"代想"问题、"代找"素材、"代写"报告等,甚至还反复提出修改要求;还有的对领导到某个下属单位的讲话稿,也以"不熟悉情况"等理由,让该单位先"提供个初稿"等。本该上级机关撰写的材料,却"偷懒"转嫁、摊派给基层,为基层增加了不小的负担。

起草报告、文件,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和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要严肃认真对待。初稿是公文的基础,下级工作任务本就十分繁重,上级机关官僚主义做派,图省事,为基层干部增加了负担,基层干部对"拿个初稿"的要求又"不得不接",耗费不少抓落实、服务群众的时间。对这种不良现象,必须要从严予以整治。

从上级机关改起严起,以作风实带动文风清。不管是起草监督检查、调查研究等报告,还是起草相关文件,必须要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全面、准确、客观掌握情况,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问题,才能有利于下级把握良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更好地抓好贯彻落实,为领导干部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要从一文一会抓起、一人一事改起,起草报告、文件等,坚持从实际出发,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让公文"短实新"、真管用,这样才能发挥以文辅政作用,推动问题解决、工作提质增效。领导干部更要带好头,既迈开腿调研,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更要沉下心思考,亲自动手起草讲话报告,切实发挥表率作用。

"初稿"等额外负担减下来,才能减出基层干部的获得感、精气神。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切实推动为基层减负落到实处,真正让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多干一些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加重基层负担种种现象,深化整治文山会海、督检考过多过频、任务层层加码、过度留痕等问题,推动把"应减之负"减下去,把"应尽之责"担起来,使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担当尽责、为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