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贵川一带的家庭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一道风景线--一串串腊肉悬在门前,挂在房顶。

最初,由于人们的技术没法保存鲜肉,所以就把鲜肉用盐脱水腌制熏干,不但能大大增加储存时间,还十分方便携带,所以深受老百姓们的喜爱。

每到年关将至,人们就要忙着腌制腊肉,这也就是所谓的"一口腊味就是年。"

就这样流传了几千年,腊肉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民间美食,它还是一种凝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文化符号。

随着时间流逝,社会发展,腊肉的加工方法虽然在不断精进,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仍是用盐腌制。

然而,在腌制加工的过程中,盐中的氯离子可能会和食物中的亚氨基化合物反应,形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致癌物质。

根据统计显示,爱食用腊肉地区的人患胃癌概率远远超过其他地区。而每年,我国被胃癌夺走性命的人数高达两万。

如果腊肉真的会给人带来这么大的潜在健康风险,岂不是我们以后都不能吃腊肉了?

加工肉类要小心

其实,不光是腊肉,类似做法的咸鱼,熏酱食品等加工肉类,都会带来类似的风险。

先抛开致癌风险不谈,经常摄入这种高盐的食物,对血压就不是一件好事。

当我们的身体大量的摄入高盐食品后,体内的水盐平衡就会失调,导致钠离子吸引过多的水分进入细胞,使细胞内液体增多,细胞外液容量增大,从而引起体内血浆容量增加,使血管压力过大。

与此同时,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也会增加,进而引起血管收缩,让血液通过更加狭窄的血管时需要更大的压力,导致高血压。

而高血压对心脑血管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很有可能会造成脑梗,心脏病,或者其他肾脏疾病。

而除了高盐导致高血压外,加工肉类致癌风险也是很高的。

亚硝酸本身并不是一种致癌物,真正危险的致癌成分是它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产生的物质。

这种亚硝基在不稳定的情况下,会和人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真正让人罹患癌症的罪魁祸首。

并且,除了腌制之外,腊肉的熏制过程同样也会带来风险。

肉制品熏制的过程,往往要持续几十个小时,而在这一过程中,浓烟会释放许多有害物质,其中就包含苯并芘这个致癌物,像尼古丁,焦油等十好几种有害物质都会在这一期间被释放出来,并附着到熏肉里。

所以,常吃腊肉就要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吃了,可能有癌症风险;不吃,又觉得嘴馋。"那怎么办呢?

两种吃法可放心

虽然腊肉有些潜在的健康隐患,但是大家也不要太过担心,只要不是天天每顿都有腊肉,偶尔吃一次解馋过瘾并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

并且,如果按照以下两种搭配方法去吃腊肉,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的。

1、搭配蔬菜一起吃

食用腊肉的时候,可以搭配大蒜,香葱,洋葱这类蔬菜一起炒制。当然,也是要一起吃的。

在这些蔬菜中,含有一种叫做巯基化合物的物质,能够充当抗氧化剂,和亚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亚硝酸盐被还原,无法形成亚硝胺。这样就大大削弱了腊肉得致癌风险。

并且,大蒜中富含许多抗氧化物和维生素C,可以很好的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帮助人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而洋葱中的营养物质具有抗炎特性,有助于缓解关节炎,针对其他炎症性疾病,洋葱也很有帮助。洋葱里的硫化物还可以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效果来降低人的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尤其有益。

像菠菜,苦瓜这种蔬菜,对亚硝酸盐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可以搭配着一起食用。

2、配着茶或汤吃

下回吃腊肉前后,可以喝点茶,或者搭配汤一起吃。

茶叶中的多酚化合物,比如茶多酚和儿茶素,都具有强大的氧化作用,可以抑制亚硝酸盐的形成的稳定,还能促进亚硝酸盐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减少身体对亚硝酸盐的吸收。

茶多酚的抗癌特性还可以帮助预防和亚硝酸盐相关的胃癌,食管癌等癌症,对降低心脑血管风险也是很很有效的。

为什么说要搭配汤类一起吃呢?其实,不是随便一种什么汤就可以的,比如鸡蛋菠菜汤,就没法对亚硝酸盐起到任何抵御作用。

不过含有女贞子、杜仲、金银花、山楂或者甘草这几样含黄酮、多酚等化合物的中草药烹制的汤类,就对亚硝酸盐有很明显的阻断作用。

所以,下回吃腊肉小炒的时候,不妨炖一碗汤作为搭配。

三个处理步骤更健康

学习完两种搭配吃法后,如果能遵照这三个处理步骤的话,腊肉就能吃的更加健康。

1、清洗

首先是烧一锅水,把腊肉放进去泡一泡,在这个时间里,腊肉表面的油灰会被溶解,还可以去除掉一部分咸味。

随后再捞出来,用干净的擦布进行擦洗,就这样反复擦洗几次就可以了。

2、浸泡

也可以准备一锅淘米水,淘米水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炭,把腊肉放入淘米水中浸泡半个小时以上,可以有效去除腊肉表面的油脂以及灰尘。

泡过以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就行了。

3、煮熟

等到腊肉被完全洗干净后,就要用热水去煮腊肉,冷水下锅五分钟,基本上就好了。这一过程的目的是让亚硝酸盐在高温的环境下被煮出,这样又不破坏口感,又能保留其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