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下"最后通牒",点名收拾赖清德,美国也出手了,扣留千亿售台军火,台当局突遭晴天霹雳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中国国防部对台湾问题再度发出强硬信号,明确警告民进党当局,特别是赖清德等台独势力,"台独必亡"的宿命无法改变。与此同时,美国在台军售上的拖延,尤其是对F-16V战机的扣留,成为台当局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挑战。此举不仅令民进党当局陷入困境,也标志着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出现微妙变化,台当局似乎突遭"晴天霹雳"。

在10月3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以严厉的措辞指出,民进党当局在台湾问题上的"媚美卖台"和"穷兵黩武"政策,不仅无法改变两岸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更无法逃避"台独必亡"的命运。他强调,无论民进党购买多少武器,台湾地区的"台独"行为注定会失败。

张晓刚的言辞直指民进党领导人赖清德,毫不掩饰地指出,民进党当局正在加速推动台湾地区走向灾难的深渊。他警告称,台当局若继续依赖外部势力进行军事扩张,尤其是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最终只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在中国提出严厉警告的同时,台当局近期在美方的"冷遇"中也看到了危机的迹象。按照此前的计划,美国原定于2023年年底前交付28架F-16V战机,并于2024年交付剩余的38架。然而,到目前为止,实际交货数目仅为一架,其他战机的交付依然遥遥无期。台方对此表示极度失望,2472亿新台币的军售订单至今未能按计划实现交付,民进党政府的军事依赖面临空前挑战。

尽管F-16V战机的生产线产能问题不容忽视,但有分析认为,美方的拖延不仅仅是因为产能不足。考虑到东欧多个国家已成功接收了该型号战机,美国明显是出于其他政治考量,故意拖延交付时间。美方可能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迫使台当局重新审视其军事战略,以避免激怒中国,进而影响中美关系的进一步紧张。

长期以来,民进党当局将台湾地区的军事安全寄托于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尤其在防范中国大陆的军事压力上,民进党认为,军火采购是唯一能保证其在两岸关系中的筹码。然而,美国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此次F-16V战机交付的拖延,是对民进党当局的一个重大警示,台当局花费巨额资金,却面临"空头支票"的局面。

而民进党政府的军事立场,尤其是赖清德对台独的坚定态度,无疑让美国陷入两难。一方面,美国希望通过对台军售牵制中国,另一方面,美国却不愿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因此采取了战略模糊,既支持台湾地区防务,又避免过度刺激中国。美国在台军售上的拖延,实际上是对台湾地区自卫能力的隐性削弱。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模糊",即既希望支持台湾地区,又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这一政策已经持续多年。然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尤其是军事能力的快速发展,美国的战略模糊政策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美国的"模糊政策"可能正在向"放弃"转变,尤其是在两岸力量对比愈加悬殊的情况下,台湾地区未来的军事自给自足将变得愈加困难。

拖延军售的举动表明,美国可能开始调整其对台政策。美国不再如过去那样急于支援民进党当局,而是希望通过某种程度的"冷处理"来迫使台湾地区方面重新考虑其台独政策,并减少两岸关系的对抗。

尽管民进党当局与美国的联合行动在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军事压力,但中国的立场依然坚决。解放军的"强大能力"和"可靠手段"已成为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信念。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军事力量迅速提升,尤其在海空力量、信息战及精确打击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军方明确表示,任何"台独"图谋,无论是依赖美国的军事支持,还是试图通过其他外部力量干涉,都将在解放军强大军力面前化为乌有。中国政府已为台湾地区统一做好了充分准备,台独势力的幻想最终将被现实击破。

民进党当局正面临严峻的政治与军事挑战。美国的拖延交货无疑是对民进党政策的一记响亮耳光,"空头支票"正暴露出台当局对外依赖的脆弱性。而中国国防部的警告,则清晰地传递出:任何台独图谋都将在中国强大军力的面前崩塌。

台当局是否能够及时调整其政策,避免在两岸关系中进一步陷入困境,已经成为台湾地区民众和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美国是否继续坚持战略模糊,还是最终做出与中国关系调整的决定,也将影响台湾地区未来的命运。

无论如何,台湾问题注定是中美博弈中的重要棋局,而台当局在这一局中的选择,将决定台湾地区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