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印度总理莫迪的打了个电话,普京向莫迪明确表态,俄罗斯全力支持印度打击恐怖主义,并且俄印关系不受外部压力影响。

这一表态,又给莫迪的信心加了一支强心剂,相对的巴基斯坦正在对印度的开火中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并没有获得别的国家如此强烈支持的巴基斯坦,此时倍感压力山大。

俄印关系的深层含义

普京的这通电话,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高调宣传俄罗斯和印度的关系是特殊且带有特权的,接下来,要访问印度并参加首脑峰会,

二是普京对莫迪承诺,俄罗斯完全支持印度的反恐斗争,必须将恐袭的肇事者和同谋绳之以法。

而且俄印关系是一种具有特殊战略意义的关系,不会受到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

普京的此举被视为对莫迪的强力支持,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合作。

巴基斯坦的应对与外交挑战

在俄罗斯对印度表示全力支持后,巴基斯坦试图寻求其他国家的支持,但中方的支持更多体现在外交层面,并不是军事援助。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在5月4日会见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时重申,中巴两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承诺支持巴基斯坦在维护主权和安全方面的立场。

此时的巴基斯坦明显感受到来自俄罗斯和印度的外交孤立。

一方面美国与印度的关系日益加深,使得巴基斯坦的处境愈加困难。

美国近年来对印度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则日益减少。

巴基斯坦此时显得愈加孤独。

印度的反击与切断水源

也许是普京的支持增强了莫迪的信心,使得印度迅速采取了强硬行动。

2025年5月6日,印度政府决定关闭了齐纳布河的大坝,导致巴基斯坦上游的水位迅速下降。

这一举动直接影响了巴基斯坦的水资源,位于旁遮普省的农业灌溉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水源短缺。

旁遮普省作为巴基斯坦的"粮仓",水源的断供让该地区的农田陷入困境。

巴基斯坦政府强烈谴责这一行为,认为这是印度正在进行一场"水资源战争",并且已经采取了应对措施。

巴基斯坦方面表示,如果印度继续采取切断水源的行动,将考虑采取全方位的军事回应,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

巴方驻印度大使也公开警告称,巴基斯坦如果遭遇袭击,或是重要水源被切断,将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反击。

对此印度方面的态度却异常坚决,印度政府对此表示,"我们不会允许一滴水流入巴基斯坦境内。"

有相关军事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印度尚未"打响第一枪",但切断巴基斯坦的水源的行径,已经无异于直接开战,假如巴基斯坦不做出回应的话,那么在印度的"断水攻势"下,很快农业和工业都会遭到重创,相当于印度一枪不开,就能取得胜利,因此巴基斯坦除了发出核威胁外,也呼吁中俄等世界大国介入,对克什米尔恐袭进行公正调查。

中国的外交支持与中巴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巴基斯坦的重要战略盟友,始终强调支持巴基斯坦维护其主权和安全。

2025年5月4日,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与巴基斯坦领导人会晤时,重申了中巴之间的深厚友谊,并表示中国将继续与巴基斯坦一道,致力于促进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定支持巴基斯坦维护主权与安全利益,以及支持尽快对有关事件展开公正调查。

其实可以看出,中巴都在寻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巴印冲突一旦失控,将对中国周边地区安全和稳定带来严重冲击,这正是特朗普想要看到的局面,分散中方的注意力,或者消耗中方的精力。

故而,中国在此次印巴对峙中采取了务实的外交立场。

斡旋印巴局势,也考量自身战略。

巴基斯坦的军事准备

面对印度的军事压力,5月6日,巴基斯坦军方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试射了短程地对地导弹,此次演习展示了巴基斯坦在军事上的防御能力,

并向印度传递了强烈的信号:巴基斯坦准备好应对任何形式的军事冲突。

在与印度空军的对抗中,巴基斯坦的歼-10战机成功与印度阵风战机进行对峙,最终使印度战机不得不撤离相关空域。

这一事件证明了在空军方面,巴基斯坦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俄罗斯的军事支持与印度的战略

在普京的支持下,印度的军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2025年5月5日,俄罗斯向印度紧急提供了一批伊格拉S便携式防空导弹,

这些导弹迅速部署在印度的军队中,部署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前线。

这些防空导弹的到来,使得印度在面对巴基斯坦空军和无人机威胁时,具备了更强的防空能力。

俄罗斯没有公开承诺向印度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在武器供应上为印度提供的支持,显然增强印方的军事优势。

眼下印巴局势的不断升温,国际社会的关注度也持续上升。

普京的表态为印度带来了战略上的强力支持,那印巴局势是否会进一步升级,国际社会如何调解,仍然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方坚持通过外交解决争端,避免局势恶化,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军事对抗,也使得南亚的和平面临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