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硬扛美50%关税,中方果断伸出"援手",与巴西签下5年大单,难怪巴西一点都不慌
据报道,美国对巴西输美商品的50%关税正式生效。就在全球贸易观察家们屏息等待巴西总统卢拉如何应对时,这位南美左翼领袖却在工人党会议上轻描淡写地回应:"谈判可以,但必须平等。"这份从容背后,藏着一场足以改写国际贸易规则的暗战--就在美国关税大棒落下之际,中国悄然批准183家巴西咖啡企业对华出口的五年大单。当特朗普政府还在用上世纪的老套路挥舞关税大棒时,中巴两国已经用咖啡豆和人民币结算,在21世纪的贸易棋盘上布下了新局。
特朗普7月31日签署的行政令堪称当代贸易霸凌的教科书案例。白宫以"巴西政策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加征关税,但明眼人都清楚,这不过是干涉巴西内政的遮羞布。就在行政令签署前,巴西最高法院刚刚裁定对前总统博索纳罗--这位被称作"巴西特朗普"的亲美政客--实施软禁,罪名是利用社交媒体煽动冲击司法机构。更露骨的是,美国同步启动《全球马格尼茨基法案》,冻结主审法官莫赖斯在美资产。
特朗普(资料图)
经济层面的算计同样赤裸。特朗普的加税清单精准打击巴西优势产业:咖啡税率从10%飙升至50%,却"巧合"地豁免了波音公司采购的巴西飞机零部件。这种针对性的打击,与其说是平衡贸易逆差,不如说是为美国农业利益集团送上的政治献金。毕竟,中期选举在即,佛罗里达的咖啡烘焙厂和爱荷华的大豆农场主,可比巴西的司法独立更能影响选票。
当美国还在用关税作为政治筹码时,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在社交媒体X上宣布,新批准183家巴西咖啡企业准入中国市场,有效期五年。这个时间点的选择绝非偶然。要知道,美国市场每年消耗的2500万袋咖啡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巴西,而中国当前年进口量仅53万袋(2025年上半年数据)。但关键不在于当下规模,而在于增长曲线: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正以每年30%的速度狂奔,从2023年的16.7杯跃升至2024年的22.2杯,预计2025年突破30杯。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卢拉政府亮出的第一张牌是金砖国家网络。2024年中巴本币结算比例已飙升%,而新签署的咖啡协议将进一步推动这一数字。更微妙的是,巴西联合南非、印度建立的农产品储备机制,使得咖啡这类易受价格波动的商品,能在金砖框架内实现风险对冲。
第二张牌是欧盟的及时补位--就在中美角力的同时,欧盟批准了200家巴西企业的出口资质,与中方形成"双保险"。第三张牌则是国内立法武器:巴西国会火速通过的《经济互惠法》,授权政府对美国牛肉、大豆等关键商品征收对等关税。
这些举措让美国陷入尴尬的反噬困境。全美餐饮协会测算显示,巴西咖啡加税将导致美国拿铁价格上涨15%-20%,而受墨西哥疫情影响已短缺的牛肉供应链,更可能因报复性关税面临30%的价格飙升。更让特朗普团队头疼的是,原本支持博索纳罗的巴西右翼,此刻竟与左翼罕见地同仇敌忾。
特朗普(资料图)
这场博弈的终局或许早已注定。当特朗普还在用关税剧本时,中国和巴西已经写就了21世纪贸易的新范式。当美国忙着筑墙时,中国正在修桥。而历史从不青睐封闭的堡垒,它永远向着开放的通途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