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陈先生剪脚指甲不小心弄破了脚趾,贴创可贴没管。结果伤口化脓感染越来越严重,拖了两个月后右脚开始发黑坏死,医生说必须做截肢手术。两年内陆续截掉所有脚趾,现在只能坐轮椅。

医生检查发现,陈先生血糖长期不正常,糖尿病引起脚部血液循环差,神经坏死感觉不到疼。本来小伤口本该及时处理,但他一直没上心。类似情况全国每年都有不少,糖尿病患者稍不注意就可能出大事。

感染从一开始的大脚趾慢慢扩散到其他脚趾,每次手术截掉一部分,最后十个脚趾全都没了。他之前吃降糖药不规律,还经常吃甜食红烧肉,觉得血糖高一点没关系。其实很多糖尿病人都跟陈先生一样低估风险。

医生说糖尿病足的病人里,每三个人就有一人可能溃烂,其中两成都不得不截肢。陈先生这样的极端案例虽然少见,但确实存在。感染扩散速度很快,尤其是脚部感觉迟钝的人自己发现不了问题。

平时该做的防护其实很简单:每天仔细看脚有没有伤口,泡脚水温不超过37度,剪趾甲别圆着剪。穿鞋前检查里面有没有硬物,袜子别太紧。要是发现伤口不管大小,必须当天去医院。这些步骤大多数患者做得不到位。

很多家庭主妇说家里老人总是偷偷吃 snacks ,医生开的药也漏吃。有评论提到家里老人因为脚上水泡没注意,最后截掉脚指头,现在全家都养成了天天看脚的习惯。预防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糖尿病足治起来特别麻烦,即使处理好了也有三分之一概率再犯。陈先生第一次手术后以为结束了,没想到其他脚趾又开始发黑。医学上管这种连锁反应叫"意大利香肠式截肢",指感染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蔓延。

医生特别提醒,糖尿病人脚麻木了自己不知道受伤,家属要经常帮忙检查。买专用防压疮鞋,伤口不能用热水敷,否则会加重溃烂。现在陈先生坐在轮椅上最后悔当初没听医生的话。

这件事让更多年轻人开始注意老人生活习惯,有评论说准备把新闻拿给偷喝饮料的爹看,还有人提到发现母亲走路姿势不自然就立刻陪去看病。大家意识到小伤口拖延不得,可能改变一辈子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但真正做好日常护理的不足一成。这次陈先生的经历再次敲响警钟,不是所有医院都说教都是空话,有些话是真的能救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