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定格在1347万之时,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瞬间--张艺兴主演的《不说话的爱》,以黑马之姿,将霸榜64天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称《哪吒2》),拉下了日冠神坛。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神话IP,一部聚焦聋人家庭的现实题材电影,用最朴素的温情,撕开了市场对爆款的固有想象。

64天150亿,全球影史第五……《哪吒2》的辉煌战绩,曾被视为难以跨越的高峰。自大年初一上映以后,它以日均2.3亿的票房,将中国电影的天花板,从50亿推至150亿这个量级,而且甚至有预言称,唯有续作《哪吒3》,才能够自我超越。

不过当市场沉浸在神话IP的狂欢中时,《不说话的爱》以1347万的单日票房完成了一次以小搏大的逆袭。

对比之下,《哪吒2》当天的票房,只收获了865万,降幅达到82%还多。这样的数据显示的现实,毫不留情地,证明了一个事实:就算再光芒四射的传奇,也终究会在观众审美逐渐转变的时候,到达终点。

《不说话的爱》的成功绝非偶然

张艺兴所饰演的聋人父亲小马,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句台词,仅仅通过眼神以及手语,就传递出了厚重的父爱。

为了贴近角色,他闭关了三个月来学习手语;而且他甚至还与聋人家庭一起吃住。最终他把那无声的崩溃演绎得极为出色,居然让观众在影院里都泪崩了。

不过这部影片的选题,很清楚地碰到了社会的痛点,像聋人群体遇到的生活难题,单亲家庭在抚养权方面的激烈争抢,以及底层小人物在道德层面所经受的艰难选择。这些以往常常被商业片特意避开了的沉重话题,因为其真实性,而顺利地激发了大众的强烈共鸣。

《哪吒2》的150亿神话,曾让行业陷入一种错觉:只有高投入、强视效的奇幻IP才能创造票房奇迹

但《不说话的爱》,用仅仅不足前者百分之一的制作成本,却证明了情感力量所蕴含的商业价值。

猫眼数据显示,该片上映首日,上座率高达37%,远超同期,好莱坞大片《我的世界大电影》的22%。

这背后是观众用脚投票的选择--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那视觉奇观所带来的爽感,而是转而,开始追求那种情感共鸣所蕴含的痛感。

正如影评人崔汀所言:当哪吒踩着风火轮,冲向云霄之时,小马父女在那无声的世界里,相拥而泣。后者其实并没有那种想要改写影史票房排行的强烈野心,反而它却实实在在地改写了我们对于好电影的界定。

1347万,这个数字或许,很快就会被新的纪录所覆盖,但是它所标志的分水岭,永远不会褪色。《不说话的爱》的登顶不是对《哪吒2》的否定而是对电影本质的回归。当未来的某天,《哪吒3》携封神宇宙再次来袭时,愿中国银幕上,不仅有踏莲重生的神话英雄,而且有无数个小马在无声之处掀起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