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冲突让伊朗明白了一个道理,清除间谍损失少一半,在伊以双方停火后,伊朗情报部门展开了大规模反间谍活动。
据《新华社》援引报道,自本月13日以来,伊朗情报部门就已经逮捕近700名疑似从事间谍活动的人,期间还有多名间谍被伊朗处决。
伊朗逮捕间谍照片
恰逢此时有消息爆出,伊朗逮捕的700多人中有约70人是伊朗雇佣的印度技术人员,这一消息无疑给了伊朗"一巴掌",伊朗也该清醒了。
自6月13日以色列率先对伊朗发动空袭后,伊朗的防空系统就"犹如摆设",以色列的导弹精确地落在了德黑兰每一处军事要地。
在为期12天的冲突中,伊朗多名最高级别军事指挥官和顶尖核科学家被精神打击,伊朗政府也明白这不是以色列的导弹有多牛,而是伊朗内部被渗透者破坏。
伊朗被以色列空袭
一知情人士表示:潜伏在伊朗内部的间谍将暗杀的武器藏在货物中走私进入伊朗,随后便对伊朗军事高管和核专家进行精准追踪,最后实行暗杀任务。
以色列一知情人士也透露,在冲突爆发前,以色列就雇佣伊朗人士在伊朗国内建造基地,随后摩萨德特工进入伊朗,最终配合完成空袭任务,而在信息传输方面,以色列能得到情报恐怕离不开印度的技术人员。
在伊以冲突爆发后,印度政府的态度就让人捉摸不透,冲突爆发第二天,上合组织迅速发起联合声明强烈限止以色列对伊朗进行空袭,但作为上合组织一员的印度并没有对以色列进行谴责。
上合组织
而印度为了避免国际舆论"敦促伊以双方冷静",这一点让人捉摸不透,如果说是一个与以色列关系亲密的国家有这样的立场也许还能被理解,但在一个月前,印度和伊朗才签署《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按理说印度与伊朗的关系肯定比以色列要亲密,但印度却没有谴责以色列,印度政府的"沉默"无疑给了伊朗"一个耳光",但所有疑问在伊朗展开清除间谍活动时得到答案。
有消息称,在伊朗工作的印度软件工程人员可能向以色列提供了情报,这一说法虽未被官方证实,但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在结合此前印度政府的沉默,这一消息可能很快就会得到证实。
印度总理莫迪
伊朗和印度在很早之前就展开了信息技术合作,伊朗政府将一些软件工程技术工作外包给了印度人员,之所以交给印度来做是因为西方国家肯定不会帮助伊朗,当然伊朗也不相信西方国家。
中俄两国伊朗不是不想找而是碍于面子不能找,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词"中俄伊铁三角",光从名字来看能就能清楚地意识到,伊朗将自己的位置与中俄两国齐名,自然不会因为这件小事就向中俄两国开口,最终只能将这项工程打包给印度。
而印度在信息科技领域还是有一定成果的,所以伊朗也相信印度,但没想到这次冲突以色列最先攻破的就是伊朗的信息部,如果印度真的参与了情报传递,那无疑为以色列赢得了"战略先手",问题在于印度政府是蓄意为之还是另有隐情这就不得而知了。
印度信息部
而伊朗在这场冲突中的失败不仅是军事上还有外交上,从印度拒签上合声明开始,印度就已经展现出外交态度不一,否则印度就应该狠狠谴责以色列。
从世界各国的态度回看这场冲突,以色列之所以敢直接攻击伊朗核设施,除了得到准确信息外,以色列明白真正会为伊朗站出来的国家并不多,更何况在美国的"撑腰下"其他国家也只敢口头上谴责一下以色列,并没有采取下一步活动。
目前伊朗内部还并不稳定,虽然哈梅内伊在电视讲话中明确表示伊朗取得"双重胜利"(对美对以),但这一说辞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的,毕竟伊朗的损失在那里放着。
哈梅内伊
伊朗外长在前两天也公开承诺将加速推进核计划,这也就意味着这场冲突并没有结束,因为以色列和美国都已明确表示:只要伊朗不放弃核计划美军和以军会再次采取军事行动。
印度在这场冲突中是否真的帮助了以色列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伊朗如果不放弃核建设,那就必须加强信息安全和清除间谍,好在伊朗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还有一点伊朗应该明白印度不可靠,从印度政府飘忽不定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伊朗要想形成安全的信息体系就必须看向东大,中国的信誉度是可以保证的。
卫星
也就是说,这次伊以冲突可能会让中国的信息软件商接到一笔订单,帮助需要的国家完善信息工程,现代化战争打的就是科技战,只要科技足够强大,敌人的导弹也能变成"瞎子"。
而中国科技的发展和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再加上中国素有"和平使者"之称,相信中国就是相信和平,希望伊朗明白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