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在边境协商撤军的消息刚传出几个小时,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就再次发生恶性恐袭事件,一辆校车发生爆炸,造成多名儿童伤亡。巴方在经过初步调查之后,将嫌疑矛头的直指印度。

看来有人不希望印巴达成停火协议,这件事到底与印度有没有关系?局势接下来又要如何发展?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胡兹达尔地区发生一起校车爆炸事故,目前已造成包括3名儿童在内的5人死亡,另有40人受伤。巴基斯坦总理、总统对此事发起谴责与深切哀悼,并将幕后策划者的嫌疑指控为印度。

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直接声称:"袭击是由印度策划并由其在俾路支省代理人实施的"。

面对巴方言之凿凿的指控,印度尚未给出明确回复,但从双方近期一系列接触来看,印方有嫌疑,但是动机确实不大,或者说莫迪政府的动机不大。

莫迪的"丧事喜办",全世界都有目共睹,如果莫迪有心将冲突持续并扩大,自己不会扭曲事实,颠倒黑白,反而会继续拱火,提供民族凝聚力。

紧接着,莫迪政府再撂下一大堆狠话之后,两军很快就在边境达成撤军协议,印方还单方面透出消息称印军已经恢复了"每日边境仪式"。

莫迪愿意顺坡下驴并不稀奇,反正印巴两军在质量上存在"不对称优势",且印军没法在短期内缩小这一差距,只能继续用"万国造"。

除非是开启全面战争,印军能凭借数量优势进行反击,但这也会导致双方在核武边缘徘徊,会引起中美俄等国的强烈关注。

况且,巴基斯坦是光脚不怕穿鞋的,但印度经济发展经不起一点打击,持续不断的战争会导致印度营商环境被严重低估,无法作为安全的资产避风港。

因此,莫迪是打算在南亚以及中东地区合纵连横,此前已经拉拢了伊朗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试图在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两方面对巴基斯坦进行"合围"。

不过,局还没做成,就被中方给破了。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京主持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三方外长非正式会晤,并取得七点深入共识。

其中,第一点就是"增进政治互信,坚持睦邻友好",而第六点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第七点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努力为各自发展振兴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既然中方出面牵头,那么阿巴之间不说能握手言和,至少紧张局势会得到缓解,暗流涌动之下的各方势力也能暂时被摁住苗头。

这一图谋被破坏后,莫迪说不上心是假的,但故意挑起争端,似乎也不符合双方利益。不过,考虑到印度国内在野党进行揪住此事疯狂反扑,谁也说不清"潘多拉魔盒"是不是在印度国内被打开的。

无论如何,针对平民,尤其是儿童等弱势群体的袭击简直是令人不齿,也肯定会遭到全世界各国严厉谴责的,而这起恐袭事件又会让印巴局势如何发展呢?我们静观其变,最后还是希望双方能冷静下来,通过政治沟通渠道解决矛盾,毕竟谁也不希望两个核武国家的矛盾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