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消息,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最新民调支持率较上月暴跌54%,引发各界关注。这位曾被视为科技界"政治新星"的亿万富翁,在建党不到一个月后就遭遇如此滑铁卢,背后是美国政坛的深层博弈与商业帝国的连锁反应。

先看具体数据。根据国际民调机构Quantus Insights的调查,马斯克筹建的"美国党"支持率从最高时的40%骤降至28%,短短两周内流失了近三分之一的潜在支持者。共和党男性选民中,对新党的积极态度从57%回落至39%,23%表示"非常有可能支持"的比例也缩水到11%。与此同时,特朗普在共和党内部的支持率却逆势上涨,74%的共和党受访者在两人争执中选择支持特朗普,仅有6%站在马斯克一边。这种反差,在特朗普公开指责马斯克"因商业利益受挫背叛盟友"后愈发明显。

再分析背后的原因。首先是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公开对抗。两人因"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的分歧彻底决裂,马斯克称该法案是"疯狂之举",会让国家破产,特朗普则威胁取消SpaceX的政府合同。要知道,SpaceX目前手握220亿美元政府订单,占其收入的62%,一旦合同终止,马斯克的商业帝国根基将被动摇。其次是特斯拉的销量困境。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销量暴跌28%,这直接影响了投资者信心,7月1日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5.7%,市值蒸发545亿美元。再者,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变化也让支持者感到困惑。他从2024年力挺特朗普到如今成立第三党,被批评为"政治投机",尤其在堕胎权、医保改革等核心议题上的模糊态度,导致进步派与保守派都持观望态度。

特朗普这边可一点不慌。他先是联合共和党国会领袖启动州级选举法壁垒,将新党候选人的辩论资格门槛从15%民调支持率提升至25%,直接切断"美国党"通过全国辩论扩大影响力的路径。然后通过风险投资家延迟特斯拉相关ETF上市,进一步打压马斯克的商业利益。更绝的是,特朗普政府还对SpaceX展开财务调查,这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马斯克措手不及。这些策略很快见效,共和党选民对马斯克的支持率在48小时内回落12个百分点,而特朗普的支持率虽然也从上任初期的52%降至45%,但仍高于马斯克的36%。

马斯克(资料图)

马斯克并非没有反击手段。他试图通过X平台持续放大影响力,还在印度市场寻求突破,特斯拉在孟买开设首家体验中心,星链也扫除了在印度的最后监管障碍。不过,这些动作短期内难以扭转局势。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和两党制积弊,让第三党很难真正动摇政治格局。历史数据显示,自1856年以来,第三党从未染指总统宝座,即便1992年罗斯·佩罗获得近20%的普选票,也没能拿到一张选举人票。

现在马斯克面临的局面有点尴尬。他的新党支持率暴跌,商业帝国也遭受重创,特斯拉董事会对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观特朗普,虽然支持率也在下滑,但通过精准打击马斯克的弱点,成功巩固了自己的基本盘。接下来,马斯克是继续在政治泥潭中挣扎,还是回归商业专注于特斯拉和SpaceX的发展,将决定他能否扭转颓势。而特朗普,显然已经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了上风。

特朗普(资料图)

这场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对决,本质上是两种权力逻辑的碰撞。一个代表新兴科技资本对制度性红利的争夺,一个捍卫传统民粹政治的领地。支持率的暴跌,不仅是马斯克个人的悲剧,更是美国政治极化与两党制困境的缩影。在选举人团制度和政党利益的双重绞杀下,"美国党"的命运或许早已注定:它可能成为两党博弈的筹码,却难以真正改变百年政治格局。而马斯克,能否在这场风暴中找到新的平衡点,还得看他接下来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