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南亚次大陆的一场空战震惊世界。

巴基斯坦空军以歼-10C为主力,在印巴冲突中创下5:0的惊人战绩,击落印度"阵风"、苏-30MKI等王牌战机。

这场战斗不仅让印度"万国牌"空军颜面扫地,更让中国军工实力成为全球焦点--原来被西方长期唱衰的"中国制造",早已悄然逆袭。

正文

印度空军此战投入70余架战机,包括法国"阵风"、俄罗斯苏-30MKI和米格-29,而巴方仅以40架歼-10C和"枭龙"应对。结果却令人瞠目:印军5架战机被击落,巴方零损失。

更讽刺的是,"阵风"作为四代半战机,单价高达2.2亿美元,却被中国标价7000万美元的歼-10C碾压。法国达索公司连夜召开危机会议,俄媒则哀叹:"苏霍伊和米格的时代结束了。"

歼-10C的胜利绝非偶然。其搭载的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超200公里,配合射程145公里的霹雳-15E导弹,形成"超视距狙杀"能力。

而印度战机虽性能不俗,却因缺乏体系支撑沦为"散兵游勇"。美国军事专家分析称:"中国空战体系像一台精密计算机,而印度还停留在算盘时代。"

这场空战彻底打破西方偏见。过去,美媒常嘲讽中国装备"未经实战检验",如今歼-10C用数据打脸:80%的命中率、12个目标同时追踪能力,甚至能干扰俄制S-300防空系统。

更令西方焦虑的是,歼-10C在中国空军仅属中端机型,其上的歼-20、歼-35战力如何?答案已不言而喻。

结语

从"卡脖子"到"甩开膀子",中国军工的崛起是一部逆袭史诗。歼-10C的实战表现,不仅让全球重新评估中国武器价值,更预示着国际军贸市场的洗牌。

当特朗普紧急喊停冲突、法国阵风订单遭退订时,世界终于明白:那个靠"万国牌"撑场面的时代已落幕,未来的天空,必将由中国红书写新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