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乌克兰危机延宕不绝,外溢效应愈发明显,地区局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上升。系列无人机事件是紧张局势的主要诱因,北约多国先后宣称自身领空遭到俄罗斯无人机的"入侵"。
9月10日,波兰宣称9日至10日夜间有约20架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而波兰在北约多国部队支持下"成功击退侵略"。9月13日,罗马尼亚声称在其领空发现俄罗斯无人机,称其在罗马尼亚东部领空飞行约50分钟后朝乌克兰方向飞离罗马尼亚。罗马尼亚国防部还表示,当时空军已获授权击落俄机,但经过评估风险后决定不开火。9月15日,波兰总理图斯克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波兰国家保护局摧毁了一架在政府大楼和总统府上空飞行的无人机,两名白俄罗斯公民被拘留。一时间,北约各国"谈无人机色变",紧张与焦虑情绪弥漫。
部分俄媒则质疑称,系列无人机事件是乌克兰一手炮制的,目的是将波兰和北约拉下水。俄罗斯驻罗马尼亚大使利帕耶夫表示,西方目前未能就其指责提供有效事实依据。俄新社还报道指出,波兰无人机事件后,俄国防部第一时间试图与波方进行磋商,但迟迟未获回应,这侧面证明了无人机事件很可能是欧洲为了升级局势而有意为之的。
而北约对于系列无人机事件态度强硬,加速强化东翼威慑与防御,也将与俄罗斯的对立态势进一步固化。多个北约及欧盟领导人对俄罗斯发表了严厉的谴责声明,称俄罗斯此举是对欧盟主权的严重侵犯,对地区安全形势构成严重威胁,并宣布将协助加强北约东翼的防御。
9月10日,捷克表示将派遣特种作战直升机部队前往波兰。11日,德国表示将提升联邦国防军在北约东翼的空中警戒力度。9月12日,北约秘书长吕特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格林科维奇举行联合发布会,宣布在北约东翼启动代号为"东部哨兵"的军事行动,并表示丹麦将为该行动提供两架F-16战斗机和一艘防空护卫舰、法国将派遣三架"阵风"战斗机、德国也将提供四架"台风"战斗机。波兰防长卡梅什称,"东部哨兵"行动可能是北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行动之一,旨在建立北约多层防空体系,并测试各种新的反无人机装备技术,目前已有八个北约成员国明确表示愿意加入该行动。9月14日,波兰宣布总统纳夫罗茨基已签署决议,允许北约军队在波兰驻扎。欧盟也表示将考虑建设欧盟"东翼监测"机制和"无人机防线"。
除了军事上的动作,欧洲还在紧锣密鼓联合盟友推动新一轮对俄经济制裁。9月12日,英国财政部发表声明,宣布对100个实体实施制裁,重点打击俄罗斯军事供应链和能源收入。9月1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发表"盟情咨文"演讲时表示,欧盟正与伙伴协调推进第19轮对俄罗斯制裁,重点加快淘汰俄罗斯化石燃料,打击俄罗斯"影子舰队"。此外,冯德莱恩还宣布将研究建立以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为基础的融资机制,为乌克兰提供"赔偿贷款",还称"只有俄罗斯赔偿乌克兰后,乌克兰才需要偿还贷款"。
同时,美国政府近期对俄罗斯的态度也转向强硬。特朗普近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当所有北约成员国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后,他准备对俄罗斯实施"重大制裁"。特朗普还在9月14日接受采访时用"侵略者"指代俄罗斯。
北约与俄罗斯近期各自在边境地带进行了大规模军演,更进一步推升了紧张局势。8月25日至9月12日,芬兰举办了"南方狮鹫-25"北约多国特种部队演习,重点操练了北约特种部队的机动性和互操作性项目。近乎同期,波兰举行了共约3万北约军队参与的大规模军事演习"铁卫-25",立陶宛也举行了约1.7万北约士兵参与的"雷霆突袭"联合军事演习。德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甚至建议将北约各国的演习整合成大型联合军演,以加强威慑能力。
对此,俄罗斯强势回应。9月12至16日,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合举行了代号为"西方-2025"的大规模武装部队联合战略演习,意在彰显俄白两国的防务协同能力。根据公开信息,该演习主要在明斯克东北约74公里的巴列萨乌市周边举行,部分演习还将在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进行。同时,演习把"规划使用"俄罗斯核武器及"榛树"中程导弹列为重要项目,据称还模拟了占领北约军事要害地区"苏瓦乌基走廊"。这无疑让北约及波罗的海国家十分紧张。
综合看,当前乌克兰危机和平解决的障碍仍然存在,俄罗斯与美西方的对立情绪愈渐浓厚,对抗态势也越来越明显。虽然目前各方仍保持克制,都不乐见也无法承受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爆发直接冲突,但在持续的试探与博弈之下,欧洲火药味渐浓,双方很容易走向"斗狠"游戏,也不排除有擦枪走火的可能。地区安全局势甚至全球安全形势面临较大挑战,需要高度警惕冲突外溢甚至走向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