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俄乌战争的和谈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俄罗斯并没有因此而松懈军队建设,反而是进一步加大投入,为战争做足了准备。

这不,俄罗斯这边又把制导航空炸弹的产能一口气提高了75%,瑟缩在冰冷战壕里面的乌军士兵看了,估计心里更是凉上加凉了。

01.俄罗斯继续加大军工建设,制导炸弹产量再涨75%

英国著名的国防军事研究单位RSUI研究所,最近发布了一条非常简短的讯息--他们通过各种非公开渠道得知,俄罗斯计划在2025年把UMPK滑翔制导炸弹的产量增加到7万枚,而2024年这款炸弹的产量为4万枚,也就是说一口气要增加75%。

这个UMPK制导炸弹,其实说起来压根并不是炸弹,准确来说是一种炸弹升级套件,专门针对库存里的古董铁炸弹进行升级的。

主要升级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制导系统,采用卫星制导,既可以使用俄罗斯自己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也可以使用美国的GPS系统(估计是考虑到外贸)。

第二个方面就是滑翔系统,通过在炸弹弹体上安装一对折叠滑翔翼,可以大幅提高炸弹的"射程",最远可以让炸弹滑翔50-60km,射程已经接近一些中短程空对地导弹了。

这样一来,就靠着这么一个小小的改造套件,直接就让仓库里面积攒的冷战古董铁炸弹,摇身一变成为了21世纪水平的先进制导武器,不仅作战效能大大提升,而且成本也很低。

而且UMPK套件的通用程度非常高,上至3000kg的FAB3000重磅炸弹,下至250kg的FAB250轻型炸弹,无论是给轰炸机用的高阻力炸弹,还是给战斗机用的低阻力炸弹,甚至是二战时期的老型号,全都可以这么改。

所以类似的改装升级套件已经成为了各国军队的宠儿,美国、中国、欧洲都有大量产品推出,俄罗斯算是反应慢半拍的了。

虽然人家起步晚,但是人家能跑步赶上,开战之后直接进入大批量生产,一年就是几万枚的造,现在又要把年产量提高到7万枚,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这下,那些瑟缩在冰冷战壕里面的乌军炮灰士兵有"口福"了,这都还没开春呢,高纬度寒冷土地上的积雪都还没化,心里本来就拔凉拔凉的,这要是再吃上点500kg制导炸弹,那凉的可就不只是心了。

02.俄乌和谈只是时间早晚,俄军却仍不松懈军事建设

大家应该知道,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乌克兰的好日子就算是到头了,特朗普一贯不待见乌克兰,在上台之后,直接就把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给断了。

这还不算,特朗普现在还致力于推动俄乌和谈,前几天特朗普刚刚和普京打了一个半小时的电话,商谈国家大事,随后又约定下一次面对面商谈。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普京与特朗普的面对面会谈最快2月底就可以举行。

而就在2月18日,美国和俄罗斯就各自派出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会议,商讨乌克兰问题,算是作为两国总统面谈之前的"开胃菜"。

可以这么说,俄乌和谈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只不过是一个时间早晚问题,战争的结束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然而,显然俄罗斯并没有因此而松懈军事建设,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对军事建设的投入,他们完全做好了和谈失败、战争继续的准备。不愧是战斗民族,比起欧洲那一票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和平病"少爷,就是强得多。

当然,其实背后可能也有一个原因,就是俄军被战争刚开始时的火力不足给整PTSD了。俄乌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俄军就是因为太过轻敌大意,导致快速结束战争的目标落空,在战争第一年还付出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军迷朋友应该还记得,刚开战那一年,俄罗斯空天军的战场表现可谓是一塌糊涂。不仅多次贻误战机害惨了友军,而且自己还被击落多架先进战斗机,包括苏-30、苏-34和苏-35,可谓是出尽了洋相。

尤其是有一架苏-34,甚至被乌军的单兵肩扛防空导弹给击落了,当时就有很多人说这飞行员太菜了,然而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架苏-34被击落不是因为飞行员菜,恰恰是因为飞行员太懂事了。

这架苏-34当时是执行轰炸任务,因为使用的是无制导的铁炸弹,为了仔细瞄准,飞行员不得不保持低空、低速、低机动的匀速直线运动,结果就导致自己成为了活靶子。

这飞行员还是太有责任心了,就应该学学越南战争的美军飞行员,随便瞄准一下,甭管三七二十一丢下炸弹就跑,哪怕是炸到友军了也不关我事,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没炸到目标事小,宝贵的飞机和飞行员被击落,那事情可就大了。

这架苏-34被击落的背后,暴露出来的其实就是俄军对战争的准备不充足的问题,具体到空天军身上就是制导弹药库存严重不足,导致苏-34只能使用古董铁炸弹,最终被乌军击落。

所以俄军应该也是因此吸取了教训,像PTSD一样疯狂加大军工建设投入,这才有了现在的一年时间要生产7万枚制导炸弹的恐怖产量。

03.俄军的做法,能给解放军提供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其实,不只是俄军,我军当年也曾经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好几年前中印边界问题矛盾爆发,双方处于战争边缘,我国也是做起了战争准备,有些朋友应该还记得,当时我国从血库里临时往西藏地区调动了大量血液,就是为了应对不测。

而在当时,我国空军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库存的制导弹药不足。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再从军工厂订货,恰好当时军工厂里生产好了一批给外贸客户的制导武器,我军只能临时借用。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是无论是这件事还是俄军,都给我们提了个醒,现代战争中制导武器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对空军来说更是如此,其作战效率相比传统的铁炸弹/火箭弹完全是质的飞跃,切不可轻视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