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中午,缅甸中部发生里氏7.7级地震,随后又发生多次余震,余震最高震级达到7.5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曼德勒省、实皆省、内比都等多个地区受灾严重。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29日晚发布消息说,截至目前,全国受灾地区死亡人数为1644人、受伤3408人、失踪139人。

这是3月29日在缅甸曼德勒拍摄的救援现场。

中国救援队在内比都救出1名幸存者

飞越3600多公里,中国救援队于当地时间3月29日下午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受地震影响,曼德勒省周边机场不具备大型飞机起降条件。为更好把握震后"黄金72小时",中国救援队选择在大巴上过夜,连夜赶赴灾区。

香港特区政府29日下午派出一支救援队前往缅甸,协助地震灾区的搜救工作。当地时间3月29日晚,该救援队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3月29日,中国救援队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当地时间3月30日5时,经过连夜紧急救援,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会同当地救援力量,在缅甸内比都一家医院的废墟下,救出1名已被困近40小时的老人。据了解,这是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抵达缅甸地震灾区后,救出的第一名受灾群众。

据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介绍,他们正在开展救援的这家医院里,一座三层建筑严重受损,一楼已完全垮塌,造成多人被埋压。救援人员用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下发现了有生命体征的幸存者。

中国14颗卫星助力缅甸震后救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调度在轨卫星,安排14颗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为救援提供卫星图像信息。

缅甸地震灾后高分四号卫星图像

截至29日下午,已安排卫星成像20次,获取灾后有效数据16景,共享历史数据3景。

缅甸地震受灾前后光学卫星图像

地震时医生稳稳护住病人

缅甸发生强震时,我国云南瑞丽震感明显。地震来临时,瑞丽一医院医生正在做手术,医生临危不乱,第一时间护住患者。这时,手术室外的医护人员也冲进来帮忙稳住手术台。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29日18时50分在云南曲靖市会泽县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据云南省地震局会商研判,云南会泽4.4级地震位于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老震区,初步分析认为该地震为缅甸7.9级地震触发的鲁甸老震区小震起伏活动。暂未收到人员伤亡和房屋破坏情况报告。

缅甸地震破坏力缘何如此巨大

在全球地质板块中,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多个地质断裂带,在缅甸所在区域形成了南北走向、长达1200公里的实皆断裂带。这里平均每年滑动错位几厘米距离,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断层之一。

历史上,实皆断裂带曾经历多次强震,20世纪以来就已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数据显示,最近一次实皆断裂带发生的7.5级以上大地震是在1946年,距今已有70多年,板块活动和推移形成的能量已长期积累,正如一个可能被引爆的"火药桶"。

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韦学院地球科学系专家伊昂·沃特金森指出,实皆断裂带不像有些断裂带那样地震频繁,但如发生地震则震级较高。这些地震震源较浅,通常约10至15千米,这意味着地震能量在到达地表时不会消散太多。

这是3月28日在缅甸曼德勒省拍摄的地震后受损的建筑。

实皆断裂带途经缅甸多个核心城市与人口稠密区,重要城市内比都、曼德勒都在其影响范围中。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说,此次地震就发生在曼德勒市附近。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也是该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受影响地区的许多建筑抗震能力较弱。在曼德勒,地震摧毁了多座建筑,包括该市最大的寺庙之一。据《缅甸环球新光报》报道,地震导致多地建筑物以及桥梁倒塌,其中一座桥梁位于曼德勒和仰光之间的一条主要高速公路上。

这是3月28日在缅甸内比都拍摄的地震后受损的建筑。

此次地震导致多个受灾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由于目前缅甸正值天气最热的季节,饮用水的供应也较为紧缺。路面的损坏导致物资运输面临阻碍和挑战。

地震发生后,缅甸官方公布的伤亡数据迅速攀升。美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项目甚至预测,本次地震有60%的可能性会导致超过1万人死亡。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28日在媒体发表讲话时呼吁各国、各组织和民众对缅甸地震灾区提供援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8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联合国系统正动员力量向受地震影响的东南亚民众提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