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春蚕到死丝方尽'来形容我",95后教师回应因座谈会发言走红:和学生彼此成就,当老师是幸福的
近日,武汉市第十一中学语文教师胡雯媛,在武汉市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发言引发热议。
她在座谈会提到,不希望学生用"春蚕到死丝方尽"形容自己,不如用"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她认为教师是幸福的职业,"我们这一代教师不仅承担无限责任,更怀揣无限的浪漫与激情,我和学生是互相成就的。"
此前,胡雯媛因参加《奇葩说》《开讲啦》等综艺节目而受到关注,有网友称其为"网红教师"。不过,她在会上却表示,于她个人而言,何须"网红",只愿长青。"未来将属于我,也将属于我的学生们。"
网友纷纷点赞这才是青年教师的意气和风采,为胡雯媛坚持扎根一线教学表示敬意。9月11日,她告诉记者,她不喜欢"网红教师"这样的称呼,她就是简简单单一名一线教师。她享受教学,不神话老师这个职业,也不认为教学是单方面的付出。希望用一种更轻盈的姿态,和学生们一同成长。
胡雯媛在座谈会上发言。图/武汉教视视频号
【1】不想受到过多关注,不会开视频账号,只想专注教学
胡雯媛告诉记者,座谈会发言视频在网上热传,她坦言很惊讶。一方面,她自认资历尚浅,过多关注是"名不副实"的;另一方面,她也担心外界的关注会影响学生和家长。
胡雯媛。图/九派新闻记者 阳丹
最近三年,她连续带高三毕业班,并担任班主任。她工作刻苦努力,教学成绩获得学校与家长的一致认可。上个月,她刚刚荣获全国青教赛一等奖,还曾获评武汉市第三届"最燃青年教师"等荣誉。
仔细选算来,今年28岁的胡雯媛从教仅6年,在青年教师(小于35岁)中都是教年轻者。
2019年,22岁的胡雯媛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大学期间,她担任校辩论协会教练,曾获"武汉市辩论锦标赛冠军""全国青年文化教育主题辩论赛冠军"和"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湖北赛区亚军"等多项荣誉。
辩论经历让她更明确自己热爱表达、文字与人际交流,也因此坚定了从教的决心,毕业后选择回到母校任教。
入职前,热爱辩论的她报名参加了《奇葩说》,因出色表现受到关注。但她始终清醒:"《奇葩说》对我而言只是一场梦,我会永远站在我的讲台上。"
正式工作后,她的生活重心完全投向教学与学生。这几年她虽偶尔参与《开讲啦》《今年过年我不回家》等节目录制,但绝大多数时间仍专注在教学活动与比赛之中。
尽管深耕教学一线,仍有许多网友持续关注她。她长期坚持撰写教学博客,目前已有17.8万粉丝。
胡雯媛分享和学生的日常。图/当事人社交账号
曾有学生建议她开设小红书或抖音账号,发视频、做直播,但她一概拒绝。"我拒绝所有商务合作,不直播、不带货。博文从不发学生视频,只发文字,也不会做视频账号。"
而对于自己,她从来不喜欢"网红"这个称呼,自己就是一个教师。也没有想过靠综艺节目去获取流量或变现,希望可以专注在教学上。
【2】"不要用'春蚕到死丝方尽'形容我,这一代老师有无限的浪漫与激情"
在教师座谈会中,她表示,不希望学生用"春蚕到死丝方尽"形容自己。她认为教师是幸福的职业,老师和学生是互相成就的,"我们这一代教师怀揣无限的浪漫与激情"。
胡雯媛解释说,自己还年轻,资历尚浅,远未达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厚重,更愿以轻盈姿态展现青年教师的特色与风采。
2015年,成绩优异的胡雯媛选择报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系。当时家人更希望她选择电商或金融专业,但她最终听从内心,追随了对文学的热爱。
2019年,她走上讲台,与十七八岁的学生一同攀登书山。起初,她也尝试通过打扮老成来树立威信,把微信头像换成莲花、昵称改为"白云朵朵"。
但随着教学经验积累和成果显现,她开始发挥年龄优势--课堂上保持严格,课下则更像学生的"大姐姐"。秘诀在于"亲其师,信其道":她不断提炼高效学习方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进步与成果。
她经常早晨7点多到班,晚上11点多离校。无论多忙,都坚持每天、每课、每题认真备课。她会带学生用朗读、歌唱的方式背诗,秋天一起捡落叶做书签;教《春江花月夜》时带学生去食堂做月饼;讲《离骚》时引导学生画屈原;学普希金《致大海》,就举办班级诗歌朗诵会;教李商隐《锦瑟》,则将全班习作汇编成诗集。
带学生们做书签。图/受访者提供
她坚信教育不是单向牺牲,而是与学生彼此滋养。一提及学生,她眼中带光,话语不绝:"这些孩子给我的情绪价值拉满了。"有学生叮嘱她别太劳累,要"享受28岁的青春";外出比赛,全班学生每人写话鼓励;毕业后,各地学生回校探望,或通过视频连线为她唱生日歌。
已毕业的学生发来暖心问候。图/受访者社交账号
这些点滴瞬间,构筑起她作为教师的幸福感。"我不神话教师这份职业,但对我而言,教书不仅是工作。"
未来,胡雯媛希望成为一名有风骨、有意思的教育者,在这间教室中,尽己所能影响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