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最近湖南益阳的一对夫妻,却因为一场"家丑外扬"的闹剧闹上了法庭。妻子在业主群和亲友群里公开辱骂丈夫,还晒出了他的身份证照片,说他是"骗老人钱"。丈夫忍无可忍,一纸诉状把妻子告了,要求公开道歉。
这事儿说来也挺唏嘘的。李玲和王翔结婚多年,本来是一家人,却因为家里钱怎么管、孩子怎么带这些事闹得越来越僵。今年三月,李玲一气之下,先是在百来人的小区业主群里发王翔的身份证,写了一句"骗老人钱"。这还没完,她又拉了个二十人的新群,里面全是王翔的亲戚朋友同事,继续重复这句话。有人看不下去了,劝她别这样,可她压根不听,反而越说越难听。
王翔觉得,这已经不只是两口子吵架了--私密信息被公开、不实言论到处传,自己在熟人圈里的名声彻底垮了。他要求妻子不仅在原来那两个群里道歉,还要发朋友圈、发抖音,写足两百字,诚恳认错。
法院最后怎么判?结果有点意料之中,也有点意料之外。法官认为,微信群里发言也算公共传播,李玲的做法确实损害了王翔的名誉,必须道歉。但法院只支持她在原来那两个群里道歉,朋友圈和抖音就不必了--毕竟造成的影响范围没那么大,用不着扩大到全网。
说到底,这哪是什么复杂的法律问题?分明是一场情绪失控带来的"社死现场"。夫妻吵架本来正常,可一旦把私事变成公共事件,用曝光、辱骂的方式去攻击对方,性质就完全变了。这不只伤害对方,其实也让自己更难堪。
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今我们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麦克风",微信群、朋友圈、短视频……轻轻一点就能把情绪和指责散播出去。但话语有边界,法律有红线,隐私和名誉不是可以用来撒气的工具。不管多生气,侵犯他人权益的事绝不能做。
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沟通太重要了。如果有矛盾,关起门来好好谈,哪怕真的走不下去了,也有法律途径理性解决。何必用这种两败俱伤的方式,既毁了关系,又丢了体面?
你觉得,夫妻吵架到底该不该公开处理?遇到家庭矛盾,怎么做才真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