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据英国《卫报》和路透社7月19日报道,前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将于下周三(23日)出席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就应对所谓"经济胁迫"问题作证。
"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是2023年1月美国国会众议院专门成立的针对中国的特设委员会,成立至今炮制了诸多抹黑中国的"反华"议题。自接任该委员会主席以来,密歇根州共和党籍众议员约翰·穆莱纳尔一直以结束两国的合作关系为优先事项。
报道称,任内以一系列"反华"暴论出名的前美国驻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纽尔也将出席听证会。
去年2月,莫里森出席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会议 视觉中国
2018年,莫里森接替辞职的特恩布尔并开始担任总理一职。2019年,莫里森成功当选执政党自由党党首,并开启长达四年的总理生涯。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回顾称,在任期间,莫里森政府与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的关系尤为不和。2020年4月,莫里森要求对华发起新冠病毒溯源调查,引发中国民间及政府的强烈不满,造成中澳关系陷入低谷,双边贸易也受到影响。
在外交和安保政策上,莫里森政府对华立场强硬,将与美国的"印太战略"捆绑作为战略支点,不遗余力地与美国、日本、印度推进"四方安全对话"(QUAD),并在2021年与美国、英国签署了"奥库斯"(AUKUS)核潜艇协议,试图在地区建立排他性的"小圈子"围堵中国。
不过,《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AFR)说,由于其任内对2019年至2020年丛林大火应对不力、管控新冠疫情的政策存在争议以及国会曝出性侵丑闻,莫里森的支持率急剧下降,并最终在2022年的大选中败选。不久后,澳媒曝光莫里森疫情期间曾"秘密"任命自己兼任卫生、财政、资源、内政和国库五部部长,而多数内阁成员、议会和民众对此毫不知情,引发舆论哗然。
今年1月,时任众议院自由党后座议员的莫里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将于2月底离开议会,结束他16年的从政生涯,"到国际企业接受新的挑战"。
莫里森透露,今后他将出任一系列全球战略顾问和私人董事会职务,重点关注自己"拥有经验和网络"的美国和"印太地区",同时也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莫里森此前就曾传出过要退出政坛的消息。AFR表示,莫里森败选后一直想要离开政坛,但他花了一些时间找工作。报道还称,在前总理霍华德修改了议员领取养老金的相关规定后,除去前总理兼百万富翁特恩布尔之外,莫里森是第一位没有资格领取议会养老金的前总理。
7月16日,阿尔巴尼斯与伴侣参观长城 东方IC
就在莫里森计划前往美国之际,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刚刚结束对中国的正式访问,这是他第二次以总理身份访华。加强对华经贸合作是阿尔巴尼斯此次访问的核心议程,他在启程前直言:"与中国的关系意味着为澳大利亚创造就业机会,就这么简单。"
路透社提到,日前有澳大利亚农业行业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可能与澳大利亚达成协议,允许澳大利亚供应商试验性地向中国运送油菜籽货物,中澳之间的油菜籽贸易有望得到恢复。
对于中澳经贸关系,外交部发言人林剑7月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一贯认为,经贸合作是中澳关系的压舱石。中方愿同澳方一道,为两国企业在对方国家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开放、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推动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