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一过年也就过完了,但老话说正月不完年不完,所以在正月每天都有对应的日子。正月十七是人气日,又是针刺日,还是白虎启齿日,并且在今天是打小人的习俗。

在传统文化里,女娲娘娘创世时在正月初七创造出了人,将正月带七的天日都设为人日也称为人胜日。正月初七设定为小孩的生日,正月十七设定为大人的生日,正月二十七设定则是老人的生日,这里的生日不是出生的年月日,而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白虎启齿日的说法:在传统文化中,白虎被视为具有强大力量的神兽,能镇邪驱恶,也能带来凶煞之灾。正月十七这一天,白虎会张开大口,容易引发是非争端、意外灾祸等不吉利的事情。为了避免受到白虎的侵害,人们将这一天称为白虎启齿日。人们为了应对白虎启齿日这天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逐渐有了独特的习俗。一些地方用黄纸绘制出白虎的形象,然后在其嘴上涂抹猪血或猪油。这样做是希望白虎吃饱后能安静温顺,不再开口伤人。一些地方会准备一些甜食供奉白虎,寓意用甜蜜的食物安抚白虎的情绪,使其不再兴风作浪。这些习俗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却反映了人们对平安顺遂的强烈渴望,以及通过仪式来化解潜在危机的美好愿望。

打小人的习俗又是怎么回事呢?据传在古代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动荡等诸多不确定因素,让他们感到无力和无助。遇到这种无法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时,他们都认为是小人在背后暗中作祟,干扰他们的生活和运势。为了祈求摆脱困境,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才逐渐有打小人这一习俗。

打小人一些那样讲究?在打小人前,选择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铺上写有小人名字的纸条,如果不知道具体是谁,写上泛指小人的称呼的纸条,用一只鞋底或特制的小锤子。将纸铺在地上,用鞋底或小锤子用力敲打,在敲打时口中念着小人走开,霉运退散是非莫近,诸事顺遂等话语。不同地区打小人的具体方式和念叨的内容有所差异,但核心都是表达对摆脱小人干扰的强烈愿。

打小人这天还要忌动怒。老祖宗传正月十七作为中年人的生日,这天如果与人动怒不仅破坏自身气场,还可能影响以后的运势。所以这天一定要克制自己情绪,就算有什么事能忍责忍,以平和心态去面对生活。

避开尖锐物体:正月十七是针刺日,所以要避开尖锐物体。在这一天,尖锐物体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从传统观念来看,尖锐之物如针,其尖锐的物品能刺破平和与安宁,带来意外伤害和冲突的可能。尖锐物体所代表的锐利和攻击性,与正月十七祈求平安、和谐的氛围格格不入。这天要格外小心,将这些尖锐的常用工具妥善存放起来,避免接触被尖锐物品伤害,以保一年的顺遂。

正月十七的习俗,传承我们祖先的智慧和生活方式。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