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丽原是天津一家汽车零件公司销售总监,年收入过百万。2023年9月她跟老板王某去杭州谈业务,当晚监控拍下了她在酒店被强行拖进房间的画面。她报警后王某反过来指责她污蔑公司,这事闹到了检察院。
崔丽丽自己整理了232页材料申请工伤,光标记重点就划满了好几本子。警察调查时检察官盯着监控逐帧看,发现凌晨一点多隔壁房间有人拿着手机出来,推测他可能录到了她的呼救声。后来房客承认听到动静,这段录音成了关键证据。
2024年4月法院判王某强奸罪成立,判了四年。这事早半年立案,但取证花了这么久。酒店走廊监控和邻居的手机录音,这两样东西把王某钉在了被告席上。
现在她没了工作,案子虽然赢了但生活还是不如从前。公司后来改了出差制度,要求重要客户宴请必须两人以上同行。听说全国不少企业最近都在研究怎么防这种事,连法律顾问都开始学新出台的证据保管条例。
检察官说现在查案得用以前没听说过的技术,什么帧率分析啊人工智能啊,光培训这些新技能就要花好几个月。法律界今年还讨论要不要给取证人员配心理医生,压力太大容易崩溃。
这案子让不少职场女性开始留意办公室里那些摄像头,特别是女同事单独出差的情况。有些公司甚至用上了区块链存证系统,说是能全程记录重要场合的聊天和影像。
事件就这样结束了,但总有人说要是没监控和邻居作证结果可能不一样。法律在变严,技术在进步,可到底该怎么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没人敢说有百分百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