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势持续紧张,解放军在台岛周边的常态化警巡如同套在"台独"势力脖子上的一条逐渐收紧的绞索。

解放军38架次军机、9艘次军舰,24小时内的庞大兵力在台海周边展开联合战备警巡。与此同时,台军内部数据显示,近四分之一士兵宁愿赔偿巨额违约金也要提前退伍,不愿成为"台独"炮灰。

台立法机构预算中心报告显示,2021至2024年度,台军志愿役士兵提前离营人数高达12884人,占招募总数24.47%,累计赔偿金额近9亿新台币。

这些数字背后,是台湾年轻人用脚投票,拒绝被绑在"台独"战车上的现实选择。

01 解放军巡台,常态化实战化

解放军在台海方向的军事行动已呈现出常态化、实战化的特点。

11月6日至7日的24小时内,解放军出动38架次军机、9艘次军舰在台海周边活动。其中31架次军机跨越所谓"海峡中线",进入台湾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

台媒分析,解放军军机分三批次巡航,显示出更注重模拟航空兵力的轮换使用,更加贴近实战状况。

这种高压态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作战体系上。不久前,解放军曾一次出动37架次军机巡台,包括歼-11、歼-16、运油-20、轰-6、空警-500等多型战机,构成完整作战体系。

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此类编队已成为"标配",展示了多批次、多机种混合打击能力。

02 台军溃散,士兵拒当炮灰

与解放军强大军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军士气的持续低落。

台立法机构预算中心报告显示,2021至2024年度,台军招募的52674名志愿役士兵中,12884人未服满最低服役年限就提前离营,比例高达24.47%。

这些提前退伍的士兵宁愿承担巨额赔偿金,总计赔偿金额达8.9596亿元新台币。

此外,台军逃兵事件频发。据报道,自2019年至2024年,军事机关移送侦办的军人逃兵案共48件。

嘉义一处军营近日再次发生逃兵事件。

岛内舆论指出,这些现象反映了台湾年轻人普遍的"厌战"情绪。长期困扰台军的"为谁而战"、"因何而战"问题,在两岸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更加突出。

03 两岸学者,共议统一前景

正当台海局势紧张之际,两岸学者频繁交流,共同探讨两岸关系前景。

第十一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8日在河北雄安开幕,来自两岸的60余名学者围绕"纪念台湾光复八十周年--台海新局与变局"展开研讨。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以来,台海形势出现一系列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遏制"台独"势力扩张的积极变化。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王卫星则认为,两岸关系发展新变局正悄然成形。

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副董事长高思博则强调,两岸社会对"台湾光复"有共同情感基础与历史记忆,这份记忆是联结两岸民心的重要纽带。

面对解放军的常态化巡台,台军士兵纷纷选择赔钱退伍,岛内年轻人不愿被卷入这场由"台独"势力引发的危机。

一位台湾网友在社交媒体的评论一针见血:"当兵变赔钱货,谁还干?" 与此同时,两岸学者仍在持续交流,寻找和平发展的出路。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朱卫东所言:"对现实最深的感悟,就是中国统一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