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离坐上日本首相宝座只差一步之遥,如今出现新的变量,被公明党下达最后通牒,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自民党和公明党,几乎是日本政治上的"黄金搭档"。从1999年起,两党便形成了稳定的联合执政关系。虽然公明党规模较小,但在每次选举中,它总是扮演着"定海神针"的角色,尤其是在自民党面临危机时,公明党始终站在了它的一边,保持了政治上的稳定。

自高市当选自民党总裁后,本应是两党合作关系的延续,但一系列政治献金丑闻的爆发,已让这段长期的合作关系出现了裂痕。

公明党党首斋藤哲夫明确表示,如果自民党不能有效监管政治献金,公明党将不会支持高市成为首相。这个声明几乎像是对高市下达了"最后通牒"--要么彻底改革政治献金,要么首相之位就此泡汤。

斋藤哲夫强调,必须彻查自民党内的金钱政治,严格遏制企业捐款的影响,否则不论高市有多大的党内支持,公明党都将坚决反对她上台。

这一点刚好打在了自民党的命门上,政治资金是维系地方派系的重要纽带,尤其在自民党历来强势的地方选举中,企业捐款几乎是"生命线"。

高市若接受,等于砍掉自家一条腿;若不接受,就等于永远进不了首相官邸。

这场矛盾的根,是2023年底爆出的政治献金丑闻,丑闻波及范围之大,导致自民党除麻生派外的主要派系全部瓦解。

当时选民信任崩塌,选举中滑铁卢,自民党在众议院只剩191席,连过半数都保不住。

在这种局势下,公明党成了"关键变量"。

虽然自民党有足够的党内支持,但要成为首相,最终还是需要国会投票选举。在日本的政治体制中,虽然自民党总裁通常会成为首相候选人,但并不是自动就能成为首相。

日本国会分为两院:众议院和参议院。首相需要在两院的投票中获得多数支持。通常情况下,自民党及其联盟党(比如公明党)如果在众议院占多数,候选人就有较大机会当选为首相。

如果公明党拒绝支持高市,自民党在国会中的席位数将不足以确保她当选。

举个例子,自民党在众议院拥有191席,而公明党有24席,两党加起来才215席,距离需要的233席的过半数还差 18 席,那么自民党再争取其他小党派或无党派议员的支持就可以了。

但如果缺少公明党支持,得再找 42 席,难度增加不说,而且没了公明党这个 "固定队友",其他小党派会觉得 "自民党连老盟友都留不住",反而不敢轻易合作,相当于自民党 "连基础盘都散了"。

那么高市她将无法通过首相选举,甚至可能进入第二轮投票,由其他政党进行角逐。

因此,没有公明党的支持,高市很难在首相选举中成功,当选的机会大大降低,这也是她面临的最大政治挑战之一。

就在高市早苗一看苗头不对,就找上了国民民主党,作为在野党里最靠中间立场的党派,国民民主党手里握着 20 多个议员席位,这票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关键时候能起作用。

高市就想试着联系上他们的党首玉木雄一郎,盼着对方能在关键投票时给点 "保底的票数",帮自己撑撑场面,但这条路可没那么好走。

国民民主党的支持者主要是日本劳工总联合会(大家常叫 "连合"),说白了就是代表工会的力量,政策上特别看重保护劳工权益。

可自民党不一样,它的基本盘是企业界和地方财团,两边从根儿上就存在利益对立,想凑到一块儿本就不容易。

更现实的问题是,国民民主党内部也犯嘀咕:要是跟自民党走得太近,被选民看成 "背叛了在野阵营",那以后选举就麻烦了,基本盘很可能保不住。

再看玉木雄一郎本人,他态度一直很谨慎,国民民主党在不少政策上有自己的明确立场,他也多次强调,要是想合作,前提必须是 "政策能对上",不能光靠政治利益互相交换就打发了。

退一步说,就算高市真能说动国民民主党,也远远填不上公明党要是退出后留下的票数窟窿。

毕竟她要的不只是 "关键时候帮一票",而是能跟自己一起执政、一起扛责任的合作伙伴,这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高市面临的压力除了上面所说的情况外,还有自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

  1. 政治献金丑闻冲击:丑闻拉低自民党选民形象、影响选举,高市 "企业有权参与政治" 的立场,也因丑闻不被公众和公明党认可;
  2. 党内保守派压力:安倍派等保守派将靖国参拜视为日本尊严象征,高市若在此问题妥协,可能引发党内强烈反对、削弱自身领导力。

高市的政治标签一直是"强硬",尤其在对华、对韩历史问题上,她从未回避过争议。

高市早苗曾计划在2025年10 月 17 日至 19 日的例大祭期间前往参拜,由于公明党明确反对靖国参拜,认为这会破坏日本与邻国,特别是与中国和韩国的关系,所以这一计划被迫搁置。

但是这样的妥协并不能完全消除党内的异议,部分保守派议员认为,高市的退让意味着对日本尊严的软弱,这可能让她失去右翼选民的支持,进而影响她的政治地位。

原计划15日召开的临时国会被迫推迟,日本政府考虑将投票日延后至20日或21日。这意味着"自民党总裁 ≠ 日本首相"的状态将持续超过两周,成为战后少有的现象。

这不仅是程序性的问题,更是政权合法性的隐忧,如果这段空窗期拖得太久,反对党就会抓住机会发难,质疑自民党的执政能力。

更麻烦的是,高市需要在APEC前完成首相任命、内阁组建和施政方针演说,否则她将无法代表日本出席国际会议。一旦错过这个窗口,外交上等于自动缺席,国内反对派也会趁势攻击。 这就是目前的现实:留给高市早苗的时间,已经不仅仅是"少了",而是"快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