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台风"桦加沙"加冕为今年以来的全球"风王"后,关注度更是提升为"顶流"。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23日派出定翼机直击台风"桦加沙"中心,收集天气数据,在穿过风眼瞬间拍摄到"桦加沙"的内部结构,相当震撼!由于这次台风威力强大,范围极广,穿过暴风中心时也不足以拍摄到完整清晰的风眼,只能捕捉到风眼壁的四分之一。
广东全省抗击18号台风工作会议对"桦加沙"有明确定性:来势猛、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这不禁让人好奇,"桦加沙",究竟为何被称为风王?其威力究竟有多大?
其一,是强度极强。"桦加沙"以17级以上的超强台风级经过巴士海峡时,菲律宾附近一浮标站测得900.3百帕的超低气压,成为2016年超强台风"莫兰蒂"之后,西北太平洋地区实测最低的海平面气压,但此时风力仍有8级,显然未完全进入风眼之内,据此推算,最低气压在890~895百帕之间。
尽管目前"桦加沙"稍有减弱,但仍维持在超强台风级(58米/秒),根据最新气象预测,其仍将以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5~16级)登陆我省,届时强度将超越"山竹"(42米/秒),极有可能跻身登陆广东台风强度前三("威马逊"62米/秒、"摩羯"58米/秒、"彩虹"52米/秒)。
其二,是大风范围极广。"桦加沙"的环流体型甚至大于广东省,随之带来的是大风圈和强风力,其中8级大风覆盖全省,12级大风将影响我省中南部大部分市县。
其三,是千里奔袭未受创伤。与"山竹"曾登陆菲律宾实力大减不同,此次"桦加沙"来路通畅,从巴士海峡丝滑通过,基本未受损耗,且目前南海海温仍保持在29度以上,高于往年,意味着"桦加沙"将持续从南海吸收水汽能量,维持甚至增强现有能级的可能性较大。
其四,是可能带来"描边"袭击。目前的发展轨迹显示,"桦加沙"靠近珠三角后将转偏西行,离岸距离近,存在随时登陆、多次登陆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桦加沙"一直不深入内陆,将能从海面上持续得到水汽输送,强度减弱势必放缓,会给沿海一带带来持续的冲击。
"风王"的称号,"桦加沙"可谓实至名归。
与"山竹"等近年强台全面对比:路径神似,强度略胜一筹
"桦加沙"常被拿来与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相比较。两者不仅生成时间相近(均为9月中旬),路径也高度相似--均源于菲律宾以东,向西穿越巴士海峡进入南海,最终目标直指粤西沿海。
然而,一个关键区别在于,"山竹"在穿越吕宋岛北部时,因地形摩擦而受到削弱,登陆广东台山时强度已降至14级(45米/秒)的强台风级。
而"桦加沙"则选择从中部直接穿过巴士海峡,避开了主要陆地,因此其势力有增无减,维持了更强的登陆前强度,预计登陆强度将达到强台风上限甚至接近超强台风级,整体威力被认为可能略超"山竹"。
与2017年第13号台风"天鸽"(登陆珠海市区,14级)相比,"桦加沙"强度相当,但其风圈范围更大。其七级风圈半径达340-48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60-20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80-120公里,意味着影响范围更广,破坏力分布更分散但持续时间更长。
综合来看,"桦加沙"的致灾程度预计将介于"天鸽"与"山竹"之间,甚至可能更强,是深圳、香港等地近十年来面临的最严峻的台风考验之一。
曾登陆菲律宾 致多人伤亡
"桦加沙"于18日晚20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其前身是被除名的"海贝思"。按照相关规定,当台风造成特别重大灾害或人员伤亡时,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成员可以提议将此名字从台风命名表中除名。2019年的第19号台风"海贝思",就曾因对日本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以及重大经济损失而被除名。
"桦加沙"生成之后,迅速壮大,于20日夜间加强为强台风,21日8时加强为超强台风。22日,"桦加沙"横扫菲律宾北部岛屿,携带强风与豪雨,迫使近两万人紧急撤离。当地官员表示,台风引发的洪水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5人失踪,另有多人受伤。
9月22日,在菲律宾南伊罗戈省,救援人员利用滑索帮助受灾居民撤离。图源:新华社
菲律宾国家气象局表示,"桦加沙"22日在吕宋岛北部卡加延省的帕努伊坦岛登陆,最大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85公里,阵风风速高达每小时230公里。当地气象部门一度向巴布延群岛发出最高级别的五号台风警报。
9月22日,在菲律宾卡加延省,救援人员帮助受灾居民撤离。9月22日,在菲律宾卡加延省,救援人员帮助受灾居民撤离。图源:新华社
吕宋岛部分地区录得400毫米降雨量,卡加延等低洼地区出现逾3米高巨浪,海岸警卫队成员设置绳索拯救被困民众。
当天,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地区及全国29个省份的政府机构和学校全面停工停课,渔船及岛际渡轮被禁止离港,另有数十个国内航班被取消。为应对台风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地方政府已紧急疏散超过1.75万居民。
致台湾发生洪灾,当地桥梁被冲断街道变河道
9月23日,台风"桦加沙"挟带强烈风雨,台湾花莲县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大量泥水夹带砂石,瞬间冲断马太鞍溪桥,大水灌进光复乡。洪水来势凶猛,冲刷着街道和民宅,有民众被困。
据悉,截至下午5时,消防已接获66件报案,共有71人受困、2人失联。
华南部分地区降雨或破纪录
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介绍,台风"桦加沙"本身强度强、环流广,将会给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云南、海南、台湾、江苏等10余省份带来台风雨,同时又有冷空气参与造雨,彪悍的秋台风加冷空气往往会制造很强的降雨,华南部分地区降雨强度同期少见甚至可能破纪录。
从降雨的时间跨度来看,广东部分沿海地区台风雨或持续3天,其中粤东的汕尾等地最强降雨时段主要在23日傍晚至24日早晨,珠三角的深圳、珠海等地为23日夜间到24日,粤西的茂名等地在24日白天到夜间,上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同时,台风北侧的云系和倒槽在23日至24日将给福建、江苏等地部分地区带来暴雨到大暴雨,像厦门、盐城等地最强降雨时段主要在23日夜间到24日。
台风"桦加沙"带来的强降雨来势汹汹,广东等局地雨量具有极端性,需警惕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公众出行请尽量避开强降雨时段,合理安排出行计划,谨慎前往山区、河谷等危险地带。
香港严阵以待
香港特区政府针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的逼近,提前部署多层预警体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指示特区政府保安局于22日上午启动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较平时提前超过24小时运作。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主持应对极端天气督导委员会会议,统筹跨部门防风防汛部署,确保市民安全。
特区政府民政事务总署于23日8时起在18区开设逾40个临时庇护中心,允许有需要的市民提前入住,并通过民众安全服务队和医疗辅助队提供紧急援助。渠务署与土木工程拓展署加强排水系统巡查,评估水浸风险,呼吁商户加固招牌和防水设施,避免风暴潮导致的海水倒灌。
直新闻驻港记者在香港的低洼地区鲤鱼门一带看到,特区政府渠务署的工程人员,抢在8号风球以前在这里进行最后的加固工作。渠务署预料,全港11个地区水浸或较严重,水位最少0.6米,最多超过1.5米。